《汉魏六朝散文·范晔·循吏传序论》原文鉴赏
初,光武长于民间,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1,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身衣大练2,色无重彩,耳不听郑卫之音3,手不持珠玉之玩,宫房无私爱,左右无偏恩。建武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贾兼百金,诏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损上林池籞之官4,废骋望弋猎之事。其以手迹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勤约之风,行于上下。数引公卿郎将,列于禁坐。广求民瘼5,观纳风谣。故能内外匪懈,百姓宽息。自临宰邦邑者,兢能其官。若杜诗守南阳,号为“杜母”,任延、锡光移变边俗,斯其绩用之最章章者也。又第五伦、宋均之徒,亦足有可称谈。然建武、永平之间,吏事刻深,亟以谣言单辞,转易守长。故朱浮数上谏书,箴切峻政,钟离意等亦规讽殷勤,以长者为言,而不能得也。所以中兴之美,盖未尽焉。自章、和以后,其有善绩者,往往不绝。如鲁恭、吴祐、刘宽及颍川四长,并以仁信笃诚,使人不欺;王堂、陈宠委任贤良,而职事自理:斯皆可以感物而行化也。边凤、延笃先后为京兆尹,时人以辈前世赵、张6。又王涣、任峻之为洛阳令,明发奸伏,吏端禁止,然导德齐礼,有所未充,亦一时之良能也。今缀集殊闻显迹,以为《循吏篇》云。
【注释】 1稼穑:种谷日稼,收获日穑。此处泛指农业劳动。2大练:粗帛。3郑卫之音:春秋时代郑国、卫国的俗乐,题材大多表现爱情。后遂以之代指淫荡的乐歌或文学作品。4池籞(yu):帝王的园林。折竹以绳连结,使人不得往来,谓之籞。5瘼(mo):病,疾苦。6赵、张:指赵广汉、张敞,皆为西汉的著名官吏。
【今译】 起初,光武帝刘秀生长于民间,非常明其中真实情况,看到农业生产的艰难劳苦,百姓们的病痛灾难,所以在天下平定之后,竭尽全力让百姓安宁清静,废除王莽时期那些繁琐细密的法规,恢复汉代原有的轻法。身穿粗帛衣,颜色无重彩,耳不听靡曼的音乐,手不拿珠玉等珍玩,对后宫姬妾没有私爱,对左右亲信没有偏恩。建武十三年(37),外国进贡一匹名马,一天能跑一千里,还进一把宝剑,售价达二百金以上,光武下诏让马去拉鼓车,把宝剑赏给骑士,削减管理上林苑的官员,废除游观射猎等事。光武亲笔写给四方诸侯的书信,都是在一块木简上十行文字,用小字细书而成。勤俭节约的风气,流行于朝廷上下。光武还多次把公卿郎将召集到宫中,研究国家大事。广泛询问百姓的疾苦,通过采集歌谣,以知政教之得失。因此才使宫延内外都兢兢业业,毫不松懈,百姓们也得宽和休息。那些治理各地的行政长官,也能够在职位上施展本领。如杜诗担任南阳太守,老百姓称之为“杜母”,任延、锡光改变边境风俗,这些都是最为明显的政绩功劳。又如第五伦、宋均这些人,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然而在光武、明帝时代,对官吏要求苛刻严厉,只是以流传的只言片语,便很快调换郡守县令。所以朱浮多次上书劝谏,言辞恳切,要求改变严峻之政。钟离意等人也曾上书规劝,以表达委婉细腻的感情。作为德高望重长者的话,却照旧未被采纳。所以光武中兴之后的美政,还是有不足之处的。自从章帝、和帝之后,有良好政绩的官员,一直连续不断。例如鲁恭、吴祐、刘宽和颍川四长(指荀淑为当涂长、韩韶为嬴长、陈寔为太丘长、钟皓为林虑长,四人皆为颍川人士),他们都能以仁义忠信和赤诚打动人心,使人不欺;王堂、陈宠任用贤良,而官府中事务被处理得很好:以上这些都可以说是能感动外物又使教化大行的官吏。边凤、延笃先后担任京兆尹,当时人把他们比作前代的赵广汉、张敞。还有王涣、任峻担任洛阳令,公开追查隐伏的坏人,官吏端正,有令则止。然而在道德引导、礼义要求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但也可以说是才能杰出的好官吏。现在我收集一些官吏的杰出政绩,编写成《循吏列传》。
【总案】 一个国家治理得好与坏,取决于官吏品行和才能的高低,而选拔官吏的大权在皇帝手中,官吏的好坏,反映的是皇帝的好坏。东汉初期,由于光武勤政爱民,朴素节俭,使得上行下效,形成了东汉前期良好的吏治传统。所以国家的繁荣与动乱,从根本上讲,责任都在最高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