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章《登小孤山》咏山诗

登小孤山·陈大章

蜀江万里浮鸿濛,洞庭势挟彭蠡雄。
小孤突起插天畔,百川砥柱为之东。
磴道虚无动寒色,渔舟一叶傍绝壁。
蛟鼍当昼吼风霾,泱漭孤云天地白。
参差楼观丽朝霞,绣鞶珠箔颜如花。
阴崖咫尺蓄雷雨,怪树千岁盘龙蛇。
吴楚雄关此第一,折戟沈沙莽萧瑟。
凭栏决眦倚半酣,尽卷乾坤入诗笔。
隔江清霭有彭郎,银河带水遥相望。
舟师招手闻绝叫,急趁南风过马当。

小孤山形似螺髻,俗称髻山。位于江西彭泽县北,安徽宿松县东南的大江中,形势险峻,一山孤耸,与彭蠡湖中的大孤山遥遥相对,故称小孤山。好事者以“孤”为“姑”,美其名曰小姑山。于山上立小姑神庙,塑盛装女神像,锦衣玉珮,庙貌俨然。庙对大江南侧之澎浪矶,因读“澎浪”为“彭郎”,而有“小姑嫁彭郎”的美丽传说,苏轼诗云:“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即指此处。苏子更以小姑与大姑(大孤山)并称,使小姑之形象在“晓镜新妆”中,更为动人。

作者这首《登小孤山》七言古诗,很有特色,他能绘人所未绘之景,摄人所未摄之象,融江山胜景于笔端,造诗人画家所未历之境界,雄奇清肆,虚实相生,读后令人有余音绕梁之叹。

开头四句,气势壮阔,笔墨开展所摄之景先从远望落笔,正面是波涛滚滚的万里长江,侧面是烟波浩瀚、景象万千的洞庭、彭蠡两座大湖。江流澎湃,湖水浩淼,令人心神为之豁朗。接着,视线转至近处,只见小孤山峙立江心,突起天半,仿佛中流砥柱,横阻狂澜,洪流至此,只有卷起怒涛,激起漩涡、然后服服贴贴地绕道东去。这四句写舟行所见,点明小孤山所在的位置,折入本题。

次四句写舍舟登山的情况:山前磴道曲折,石磴两边藤萝倒挂,寒树青苍,悬崖峭壁间凝着若有若无的冷色。诗人所驾的一叶渔舟,正是靠在了这凿着石磴的绝壁之下。攀登途中,阴冷的山洞里,鼋鼍蛟虬,当昼怒吼,搅得风霾四散,一片混茫。头上孤云腾涌,脚下江水滔滔,上上下下,弥漫着灰白色的云气。这几句写登山情景,及所见所闻的情况。接着以“参差楼观丽朝霞,绣鞶(pán,读般,大带)朱箔颜如花”等四句,写山上寺观神庙景况,小孤山嵌在云水之间,宛如一座高大的翠绿色的玉雕。在玉雕的顶上,点缀着错落有致的寺观,金碧辉煌的楼台,在朝霞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端庄美丽。神殿里供奉着锦衣霞帔颜色如花的小姑塑像,珠帘飘动,楚楚动人。寺观的后面,石壁苍黝,阴崖拱促,崖上千年怪树,盘曲有如龙蛇,崖下气象幽森,像是

蕴藏雷雨的所在,蒸云吐雾的地方。

作者登览至此,不禁油然兴感,乃以“吴楚雄关此第一”等四句,抒发此时的感受。作者一面赞叹小孤山是吴头楚尾天造地设的第一雄关,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次战事在这一带发生,远一点的如三国时的“赤壁之战”,近一点的如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湖之战”,也不知道有多少残缺的刀枪剑戟沉埋在水底,人们来到这里,不能不产生“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苍茫萧瑟之感。另一方面,他又感到来游此山,会心惬意,山下山上所见之景,所闻之声,无不使人陶然如醉。诗人于是快意临风,倚阑极目,那滚滚滔滔的浪涛,仿佛要把乾坤间的灵秀风光尽卷入诗人笔底似的。“凭阑決眦倚半酣,尽卷乾坤入诗笔。”的确称得上是豪迈之笔。如此赞赏,如此激情,乃使江山为之生色,山灵有知,当亦首肯。

结尾四句,是在实写之后,再加上一层神话气氛,使小孤山在雄奇险峻之外,更多一种温馨恬静的色彩。“隔江清霭有彭郎,银河带水遥相望”,小孤山本有“小姑山”称号,她的南岸,恰好是青霭笼罩伫立在江干的彭郎矶:他(她)俩隔江相望,年年岁岁,都是如此。“小姑居处本无郎”,现在这“彭郎”却是近在咫尺,盈盈一水,就像那天上的银河隔着牛郎织女似的,时时相思相望,而不能聚在一起。苏轼虽有“小姑前年嫁彭郎”的诗句,恐怕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作者此时凝思,在心灵上多么希望这一对有情人早成眷属啊!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如花美眷、似水流水”,“神仙眷属”,也未必能时时相聚而没有别离,何况这“小姑”之与“彭郎”,本是人间传说,那么经受点相思的滋味,倒觉得此情之真实了。作者想到此处,心情上好比江波在摇荡,就在此刻,忽闻船公绝叫之声,他方意识到在此停留已久,那神思又回到现实中来。“舟师招手闻绝叫,急趁南风过马当。”(绝叫:大声急叫)于是下得山来,重行登舟,满载诗情画意,辞别了小姑山,趁着正劲的南风,鼓起风帆,向马当驰去。马当山,在彭泽县东北,是江流中又一处险要的地方。当年诗人王勃经过马当山,曾经得江风之助,一夜之间,把他送到南昌,参加了滕王阁的胜会。作者行进的方向,正和王勃当年相反,所以借助于南风,由小姑山吹向马当了。

这首诗共用十一个韵脚,起笔雄伟,境界开拓,突出小孤山在长江中下游所占的形势。结笔清俊洒脱,余音缭绕,收到刚柔相济相得益彰之功。诗中层次极多,波澜壮阔,先写到达小孤山时,即为此山形胜惊叹不已,次写登山所见所闻,虚笔与实笔相间,情景相生,先写山下,再写山上,从磴道向前,有仰观,有俯视,有前瞻,有后顾,写景由近而远,由眼前而生想像,由低处登上寺观,再由寺观纵览四周。然后转入议论,由赞叹而怀思往昔,由神驰远方而联系当前。每处着笔都恰到好处,而变化莫测、从登山到回船,一气贯注,笔酣墨饱,状人所未状之景,摄人所未摄之象,历人所未历之境。在题咏小孤山的诗篇中,此诗堪称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