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查慎行《巢居风俗故依然》反映贵州土人巢居艰难生活

初入黔境,土人皆居悬岩峭壁间,缘梯上下,与猿猱无异,睹之心恻,而作是诗。查慎行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好报长官蠲赋敛,猕猿家室久如悬。

康熙十九年(1680),作者作为黔抚杨雍建的幕僚,随军入黔,参加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此诗即作于初到贵州时。

作者是清初诗坛上宋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这首早年的作品中,已经明显地呈现出宋诗的某些艺术特色,最突出的便是“以议论入诗”。诗中要反映的是贵州土人巢居穴处的艰难生活,但除了诗题和第二句外,并没有对这种艰难生活作更多的形象描绘,而主要运用理性的思维形式,对眼前这一奇特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解剖,全诗理致清晰,脉络分明,结构相当完整。

开头两句,是诗人的一种直觉感受,他看到人们居然生活在“高当万木颠”的石穴之中,立即想到远古时代人们巢居穴处的生活习俗。自然,时代不同了,远古时代的风俗不应依然保留到今天。那这种情景是怎么造成的呢?诗人开始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原因,“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原来,这些人本来并不住在岩穴之中,他们曾和常人一样有过自己的家园,后来经过多次的流离迁徙,才结伴来到这里,而原来的家园,则已经断绝了人烟。接着,诗人又用五、六两句进一步说明,这些人为什么抛弃了旧日的家园,来到这里过猿猴一般的生活。“余生兵革逃难稳”,这是一些在连年战乱中幸存的人,无休无止的战争迫使他们不得不东躲西藏,逃到其他地方都难得安稳,所以他们一直逃到悬岩峭壁之间。“绝塞田畴瘠可怜”,可是悬岩峭壁之间虽能避开“兵革”,却毕竟已在“绝塞”,即荒僻绝顶的边塞,这里的田地是何等的贫瘠可怜,逃难的人逃过了人祸,可是又该怎样度过天灾呢?“好报长官蠲赋敛,猕猿家室久如悬。”在诗的尾声,诗人为这些岩居者设想了一条摆脱贫困的办法:向长官报告他们的境况——居住的“家室”犹如猕猿的洞穴、可怜的“家”中好久以来已经一无所有了——让长官蠲免他们的赋税。这个报告者,当然是诗人自己来充当,诗人对岩居者的同情心,也尽在这个份外的担当中体现了。然而,既然官府的“赋敛”之手已伸向了如此贫瘠之地,它还会缩回去吗?况且,就算长官因为诗人的呼号一时作了蠲免,但来年呢?长官卸位了呢?诗人离开了呢?因此,本诗的结尾,仍然留下一个个、一个深似一个的疑问,给读者去思考。赋税,这是统治者维持其生存的命脉,是决不容放弃的,既然如此,这些岩居人的未来命运,又将引起读者的深深忧虑:这,或许就是本诗的社会意义之所在吧?

全诗在用字造句方面没有刻意雕饰,也很少使用典故,语言平易而又不失其精警。作者在清诗人中以擅长白描手法著称,此诗用白描手法记事抒怀,因而使人格外觉得清新自然,无生涩率易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