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研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词名句鉴赏解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名句的诞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1,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2,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3,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

——苏轼·水调歌头

完全读懂名句

1、宫阙:宫殿。神话传说,天上有仙宫,存在已千万年。2、琼楼玉宇:琼,美好的玉石。宇,房屋。美玉砌成的高楼,这里指神仙居住的仙宫。3、绮户:雕饰精美的门窗。4、婵娟:美女。此处指月里嫦娥,用以代指月亮。

月亮是从何时开始有的?我举起酒杯,仰问上天。不知仙人住的天宫,今夜是哪一年的中秋了。我也想乘风归去天上的仙府,却又害怕会抵受不住高处的冷寒。我还是就待在原处,随着月光沉醉起舞吧。

月光移照朱红华美的楼阁,低低地照进雕花的门窗里去,照着无法入眠的愁人。月亮对人间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特别亮、特别圆?人生本来就聚聚散散,月亮从来就是圆圆缺缺,想要永恒的相聚圆满,自古就不可得。虽然相隔分离,但只要人事平安,依旧可以跨过千里青天,共享美丽的月光​‍‌‍​‍‌‍‌‍​‍​‍‌‍​‍‌‍​‍​‍‌‍​‍‌​‍​‍​‍‌‍​‍​‍​‍‌‍‌‍‌‍‌‍​‍‌‍​‍​​‍​‍​‍​‍​‍​‍​‍‌‍​‍‌‍​‍‌‍‌‍‌‍​。

名句的故事

这阕词的场景是中秋明月夜,这里的月是山东密州的月;此时的苏轼已开始他的贬谪之旅。从苏轼34岁开始,他总共拜访过十多个外省地方,最远的还曾被贬到广东之南的海南岛。贬谪之旅的第一站是江苏的杭州,山东密州则是第二站。

不过,苏轼的明月夜可是心事重重,第一件心事是苏轼的贬谪之旅是因为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而不得不离开京城,担心“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可不是苏轼担心宋神宗在皇宫的作息起居,而是对官场的恶斗倾轧,心有余悸、心灰意冷。

第二件心事,则是他想念弟弟苏辙。当时苏轼的父亲和妻子都已离世,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两人各自东奔西跑,已有六七年未能相见。苏轼在杭州任满时,特别提出要求希望能调到山东与弟弟相近(苏辙在济南任官),结果却来到密州,兄弟仍然相隔,晤面艰难。月圆而人未圆。

苏轼这阕词写得奇美,深受其他诗人喜爱。光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一句,就有爱好者模仿他的手法,写道:“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蜺。只恐花深时,红露湿人衣。”又如:“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相信众人对苏轼的喜爱,也是如同对明月的喜爱一样,久久远远。

历久弥新说名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是古代诗人最偏爱的一个意象,如果没有月亮,可能就没有李白苏轼也就不再是苏轼;如果真没有月亮,甚至连诗都不存在了呢。

古代诗人中最喜欢月亮的非谪仙诗人李白莫属,他一生中创作与月亮有关的诗作多达320余首,称他为“月亮诗人”实不为过。当他还小时,就对月情有独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长大一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或者:“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喜欢月的当然不只李白一人,除了床前的月、花园里的月,王维也写过山里的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间涧》)

好一句“月出惊山鸟”,如果是海上的月又是何种风情?张若虚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春江花月夜》)人人都爱月,但却人人都得不到月。李白跳入湖中捞月去,嫦娥展袖飞天还是奔月去,月亮对人类而言可能是一个永远无解的谜。

而国外的月,则往往赋有较多的人间气息,像是落入凡间的精灵;波德莱尔这样形容《月之哀愁》:“今晚,月亮做梦有更多的懒意,像美女躺在许多垫子的上面,一只手漫不经心地、轻柔地抚弄乳房的轮廓,在入睡之前……”在这里,法国的月亮变成了一位性感的女人,相信若谪仙李白读了,想必迷恋痴狂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