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闰之:只与离人照断肠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减字木兰花·春月》
这首词是元祐七年(1092年)苏轼任颍州知府时作的。那一年春夜,月色鲜霁,堂前梅花竞相怒放,梅花沐浴着溶溶的月色,竟似冰雕玉琢那般美艳。王闰之深深地了解苏轼的脾性,就对他说:“春月色胜于秋月色,秋月令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何不邀几个朋友来,饮此花下?”
苏东坡的第一任夫人王弗,性情谨慎,强记博闻,常常能指出苏轼诗文中疏漏之处。每当家中有客来往时,她还会躲在屏风后,指点苏轼一二。王弗的聪敏机警,赢得了苏轼的敬爱,就连苏轼那苛刻的老爹,对王弗这个儿媳也是赞赏有加。
王弗死后,苏轼续娶她的堂妹王闰之。她们俩虽然是姐妹,但是性情却不同。王闰之性情朴实,温柔坚韧,她陪苏轼走过二十五年跌宕起伏的人生。她平时很少参与苏轼的诗文活动,今天能有如此的兴致,苏轼当然很高兴。他兴奋地说:“我不知道夫人原来是位诗人,方才你讲的这番话,真是诗的语言哪!”于是,苏轼邀来几位朋友,在梅花树下饮酒赏月,并取王闰之的语意,填写了这首《减字木兰花》。
春夜月光清朗,照得庭院清亮如洗。诗人和朋友赵德麟在庭院中,沐着银色的月光,对月饮酒。月光在摇荡的美酒上闪烁不定,好似在翩然起舞。走过回廊,已经半落的梅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轻风吹拂、薄雾笼罩的春月,所照之处都是少年行乐的地方。哪像那秋天的月光,照着孤独的远行人,使人倍感凄凉。
在这首词中,苏轼把月光斟进自己的酒杯里,让我们与他一起分享美酒的清冽和芬芳。梅花的幽香袭来,我们的意念不禁随着词人一起陶醉在这优美安谧的境界之中。最后词人以其夫人关于月色的议论作结。
我认为苏东坡之所以用王闰之的语意结尾,除了觉得这样富有诗意而外,还有就是为了表达对王闰之的感激之情。
或许,王闰之在文学方面不能像王弗那样给苏轼以指点,在艺术方面不能像王朝云那样与苏轼产生共鸣,但她却是陪苏轼最久的人。她陪苏轼一路贬谪,无怨无悔,没有半句怨言。她除了悉心照顾苏轼,抚养孩子,还想方设法帮困顿中的苏轼解闷。
苏轼有诗文记载,他被贬谪密州时,恰逢蝗灾。苏轼被这场蝗灾弄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他在家焦急地来回走着,不懂事的幼子苏过,跑过来要他抱。平时苏轼最喜欢苏过,常逗他玩,可是正急在心头的他,哪有工夫陪孩子玩耍,就把孩子一把推过去,大声呵斥。苏过被吓得哇哇大哭,王闰之走过来一边抚慰孩子,一边劝慰苏轼,说:“孩子不懂事,你拿他撒什么气呀?你看你愁成这样,不如喝杯酒解解闷吧。”苏轼听了王闰之的话,深感愧疚,他被王闰之的善解人意感动了。
在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因为没有了俸禄,全家人的生活十分困顿。王闰之没有一句怨言,为了全家人的衣食,她赤脚下田干农活。遇到荒年时,即使饿着肚子,她也没忘和家人调侃说笑,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苏轼在东坡种的大麦,煮成饭后,口感酸不溜丢的,而且吃了不消化。他的几个儿子边吃边说:“父亲,这个大麦饭吃起来像在咬跳蚤啊。”于是苏轼改革了大麦饭,他将大麦和红豆掺在一起,口味独特,王闰之调侃这是真正的“二红饭”。后来苏轼在《二红饭》这篇文中记载了此事。
有一次家中耕牛生病了,快要死了,童仆请来兽医,可是兽医看了半天也没找出病因。王闰之听说后,来到牛棚,她看后说:“这牛患了豆斑疮,赶紧给它吃青蒿粥。”牛吃了青蒿粥后,果然很快痊愈。苏东坡知道这件事后,十分高兴,在写给朋友的书信中,他很自豪地提及此事。
王闰之勤劳朴实,在艰难的岁月里,她与苏轼相濡以沫,共赴患难。唯一的遗憾是,她不如王弗那般精明。在苏轼“乌台诗案”爆发时,苏轼被京师来人从湖州府衙抓走。为了这件事,王闰之“几怖死”。她几乎被吓死了,担心朝廷还会再从书稿中搜罗苏轼的罪状。她一怒之下烧毁了苏轼的很多文稿,骂道:“是好著书。书成何所得?而怖我如此!”意思是说:喜欢写这些诗文有什么好处,几乎把我们吓死了!等后来再整理,发现已经毁了十之七八。
对于一个文人来说,这些诗文手稿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情感,所以这些诗文手稿的毁灭,无论对苏轼还是对后世读者来说,都是个不可弥补的遗憾。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苏轼因“文字狱”犯案,生死未卜,一个弱女子面对被官府抄家,全家老小前途没着落时,她一时迁怒于那些惹祸的诗文,也是情有可原的。
王闰之兢兢业业,勤俭持家,虽然她的才学无法企及苏轼的高度,但苏轼对她却充满感激,因为她弥合了王弗离世的残缺,给了苏轼一个得以憩息、宁静温馨的家。
后来苏轼迎来了他政治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段,他被调回京师,任礼部尚书,做帝师,官至正二品大员。这时的王闰之虽然过上了富贵荣华的生活,但是她却不忘旧时本色,始终保持着朴实诚挚的品格。可惜就在此时,四十七岁的王闰之却不幸去世了,这对已五十八岁的苏轼是个沉重的打击。苏轼在《祭亡妻同安郡君文》里叙述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须,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
对王弗,苏轼在她的墓地里亲手栽下万棵松涛,以寄哀思;对王闰之,他“惟有同穴”才能报答她的一世恩情。苏轼去世后,他的弟弟子由帮助他实现了诺言,与王闰之合葬。
或许,苏轼的诗文中鲜有王闰之出现,以致后世读者对她了解甚少,但这并不代表着苏轼与王闰之情感淡漠。对于一个文学家来讲,或许他需要知音来和,但是生活是平平淡淡才是真,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有了王闰之对苏轼的理解和包容,且给了他情感上温馨的港湾,才能有了苏子那些惊世之作!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透过字面,我们看到的是苏子对王闰之的恩爱之情,也看到了王闰之这个朴实女子,浪漫风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