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触景生情作《出塞》
《出塞》是我国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边塞诗。他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唐玄宗时期,政治腐败,契丹、回纥等少数民族不时侵扰,边境战争不断。当时,由于朝廷处置失当,斗争失利,更加剧了边患。诗人王昌龄忧心忡忡,浮想联翩。
当时,王昌龄守卫在边关,有一天夜里,一轮清冷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空中,古老的边关渐渐沉寂后,身着盔甲、手持长矛的守关战士还在城墙上巡逻放哨,不知他们度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
为了摆脱思乡的愁苦,战士们弹起了琵琶,本想弹一首欢快的曲子,可弹出的却是思乡别离的音调。开始,他们还随音乐大声地唱,使劲地跳,想用这种方法摆脱思乡的苦闷。
可是后来,战士们不唱了,也不跳了,一个个抱成一团痛哭起来,他们怎么能不想家呢?怎么能不思念亲人呢?持续的争战,将战士们的铁甲都磨破了,让不少年轻的生命也长眠在这里……
看到眼前的一切,诗人王昌龄非常激愤,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能回家?使许多人抛尸野外?是朝廷的用人不当。那些吃朝廷俸禄的将军们,腐败无能,整天只知寻欢作乐,让胡人有机可乘,常常来侵犯。
假如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在的话,他就可以将胡人赶得远远的,使他们不敢再越过阴山,这样,许多远征的将士,就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了。
诗人很希望朝廷能任用一名英勇善战的大将,于是就写了这首《出塞》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中的两句名句,真实而又准确地反映了世世代代士兵们的热切愿望!被称为“飞将军”的李广,英勇善战,体恤士兵,因此威震边关,深得士兵爱戴。世世代代的士兵都盼望跟随这样的将军。
长期不断的战争造成了生产力的破坏,造成了多少家破人亡的悲剧,回想起来是沉痛的。可悲的是,这样的战争还在继续,惨剧仍然不断发生!既然外族侵犯,战争不可避免,那么朝廷就应派像李广那样的名将来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