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荣街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徐志摩
《沙扬娜拉》是徐志摩的一首抒情名作。一九二五年在初版线装本《志摩的诗》上,这首诗有十八小节,后来改由新月书店出版时,《沙扬娜拉》的一至十七小节删去,仅存第十八小节,即这首精练完整,脍炙人口的诗作。一九二四年四月,印度“诗哲”泰戈尔来华讲学,徐志摩与泰戈尔在上海相会后,陪泰戈尔游览杭州西湖,以后泰氏由徐志摩和王统照担任翻译,到南京、济南、北京讲学。泰氏离华赴日讲学时,徐志摩也陪他赴日。《沙扬娜拉》当是徐志摩访日时的作品。
“沙扬娜拉”是日语“再见”的意思。诗人以日常用语“再见”为题,巧妙地捕捉了生活中最常见的镜头,极为生动地写出了一瞬间的感受。这首诗虽只五行四十八个字,内容却很丰富。日本女郎与朋友告别时,娇羞答答,含情脉脉的神态,低头鞠躬、优美动人的风姿,都得到了十分真切的表现。她一刹那间的情绪、动作、语言象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风俗画。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特写镜头,再现出了日本妇女的民族性格。日本的女性,温柔多情,善良谦恭,有许多美德。徐志摩选择美好的事物,运用形象的比喻,热情地赞扬了她们。诗人把妙龄少女低头道别的羞怯姿态,比作一朵在凉风中摇曳多姿的水莲花。以花喻人,并不新鲜,但在这里,水莲花洁白素雅的形象同美丽纯真的少女形象,相互映衬,给人以美感。“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这看似平淡的诗句,却写得真切传神,在重叠反复的字行里,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女郎缠绵不尽的情活,看到了她那眷怀依恋难以割舍的感情。诗人用富于表现力的笔,绘声绘影地描绘了一个呼之欲出的人物,成功地抒发了一种恨别伤离的情绪。徐志摩说过:“我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落叶》)他善于通过一个新颖的比喻,或一个别开生面的小小的场景,表现一缕情思,一点感情的波澜。他的抒情诗轻柔细腻,从不做作,诗歌中的情感,象“颜色化入水”,和谐而自然,较好地体现了“新月诗派”诗人的创作风格。
一首优美动人的抒情诗,不仅表现在它丰富深厚的抒情内容上,而且还应该表现在声律上。节奏感和音乐美是诗的生命,一首诗就是一支完整的乐曲。抒情诗应该用它音节的波动性和美妙的旋律,引起读者感情的颤动。《沙扬娜拉》是一首柔和多情的抒情曲,它以长短相间的诗句(第一、三、五行短句,二、四行长句),平仄搭配的音节,把一种普通的离别之情,表现得细致入微。第一、二句节奏轻微起伏;第三、四句“珍重”一词反复运用,并且对立而又统一地创造出“蜜甜的忧愁”,真是体贴入微,缠绵悱恻;第五句是日本女郎语言的直录,令人有如闻其声之感。整首诗以四字的短行收束,音调浏亮,余音不绝。徐志摩在《诗刊放假》一文中指出:“一首诗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部分的部分相连,部分对全体有比例的一种东西;正如一个人身的秘密是它的血脉的流通,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称与流动。……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Internalrhy-thm)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诗的真正的趣味。”徐志摩在《沙扬娜拉》中是实践了重视音乐美的主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