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题解】
选自《白氏长庆集》。唐穆宗长庆三年(823)秋,至四年夏,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颇有政绩,心情欢快,常游览各处名胜,写下了不少赞赏湖光山色的作品,本诗即是其中的一首。
钱塘湖乃西湖的别名。西湖三面环山,有南北二高峰对峙。湖中有孤山,有白沙堤(白堤)、苏堤(苏轼为杭州刺史时所修)。由此二堤分成里湖、外湖、后湖。西湖四时风景优美,是世界称誉的游览胜地,以“十大景”驰名中外。
《钱塘湖春行》,是描写西湖初春景象的。“行”,“游览”、“游赏”之意。题意为:“春天游览钱塘湖”,交代了游览的地点和季节。
【解读】
在以诗情画意描绘西湖的艺术家中,白居易、苏轼是相当突出的两位。提起西湖,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苏轼有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巧妙贴切的比喻。在白居易的这首诗里,描绘出了一个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读后,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笑的“淡妆”“西子”的面影。
全诗八句,分四联。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我站在孤山寺北贾公亭之西的高处,望见湖水初涨,与岸相平,湖上云层低垂,烟笼雾罩。〕
首联,点明题旨,表明诗人游览钱塘湖的起点、路线和季节。作者从哪里开始游览,立足于何处观察钱塘湖,铺笔描绘,展开他的诗章呢?
首句,点明诗人立身于“孤山寺北”,“贾亭”之西。孤山耸立湖中,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独耸,清幽秀丽,山有一寺,称孤山寺,是湖中登临胜地。贞元年间,贾全做杭州刺史,在西湖建亭,名贾公亭,亦为西湖名胜。作者立于此处,可一览后西湖全景。
首先映入游人眼帘的是“水面初平云脚低”的广阔画面,这句诗勾勒出了一个春湖的轮廓。“初”字,写出了新春刚到,春雨渐增,湖水新涨,与岸相平的景象,暗示出了游览季节。望“水面”之上,及远处山巅,“云脚”低垂。重重叠叠的云,笼罩湖面,湖上水汽升腾,荡漾的碧波与云相接,云与天相连,在湖光天色的相连中,写出了钱塘湖的天容水态,绘出了诗的广阔背景。在这背景之上,再有孤山寺、贾公亭等壮观的名胜,诗的意境就更为壮阔、秀美。而这一切,都包容在诗人的胸中,反映了作者襟怀的博大。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仰观湖滨树林,见几处早归的莺儿争着栖息在向阳的树枝;俯视湖岸水边,见不知哪家刚归的燕子在啄泥衔草构筑新巢。〕
首联是铺笔描绘大背景,颔联是写小镜头,是通过早春鸟儿的活动来写“春”。诗由远景转到近景,由静景转到动景,远近相衬,动静相映,意境深远。这联诗,选取了“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两个典型画面,“莺”、“燕”两种鸟对举,绘出了一幅黄莺争树、春燕剪风的画面,把大自然刚从寒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早春情态,把春的活力生动地描绘出来了。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春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海南飞来。它们富有季节的敏感,成为报天的使者。“几处早莺”,可见不是“处处”,极言“早莺”之少,用笔很有分寸,同时,暗示出诗人在行吟中前后顾盼的神情。因“莺”来得“早”,故“争”栖向阳的“暖树”,来亮它的歌喉;那么,背阳的树木尚冷,无莺争栖之意,便自然透出,含蓄地表现了新春刚到、乍暖还寒的季节特征。“争”字,用得极为精当,把“早莺”喜春飞跃,争栖暖树的活跃情态,以及莺声婉转的早春风光全写了出来,使读者如见其形,似闻其声。这是诗人仰观,望湖边树林所见。
诗人俯视湖岸水边,是宿于“谁家”的“新燕”在忙“啄春泥”,构筑新巢,开始一年的新生活呢?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极言“新燕”之少,归来之早,暗示出诗人在行吟中张望欣喜的情状。“谁家”与“几处”相对;“燕”前加“新”,与“莺”前加“早”相对仗;“泥”前加“春”,与“树”前加“暖”相对偶,都是紧扣初春时令写来,给画面增添了盎然的春意。一个“啄”字,把新归燕子构筑新巢忙于用嘴巴啄泥的动态描绘得栩栩如生,把燕语也自然地传了出来,给诗句注入了无限的生气与活力。正因为是“新燕”,所以当它啄泥衔草的时候,会引起人们一种惊喜,与发问。通过发问透露出了诗人浓厚的探究兴趣,和无比喜悦的心情。所以,字面上虽未点明“初春”,但初春景色已通过莺燕的具有特征性的活动表现了出来。
春,给黄莺、紫燕带来了喜悦,而“早莺”、“新燕”把春天从海南带到了西湖之畔,也带到了人们的心间。莺飞燕舞体现出新春的活力,莺啼燕语是新春的美妙的语言。这新春的活力激励着诗人,漫步游览,挥毫赋诗;这新春的语言充溢着作者的诗篇。
早春里,动物是如此,植物又如何?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望湖边花木,新花初放,星星点点,令人眼花缭乱;看湖边绿毯般的草地,嫩草新生,刚能遮没了游人的马蹄。〕
颔联写春鸟,颈联写春花春草,通过鲜花绿草的情态来写“春”。所写的花,是未曾烂熳的“乱花”;所写的草,是未曾茂盛的“浅草”。也取近镜头。湖边的花木,花期有早有迟,有的花蕊刚刚萌动,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花翅已展,情状不一;湖畔春花,这儿一丛,那儿几枝,数朵,星星点点,状态不一;有的红似火,有的白如玉,有的黄若金,颜色各异。故曰“乱花”。这“乱花”逗引着游者东顾西望,边走边看,越看越多,渐“迷”游人之“眼”。诗人目不暇接,不知应看何处是好,观望不够,流连忘返。“乱花”,表现了新花初放,将盛未盛的景象,这与盛春的“繁花”相比,别具一番风味。但诗人在“欲”前加了“渐”字,已给我们透出,花将愈开愈艳丽,很快就会姹紫嫣红开遍。
再看湖边绿茸茸毯一般的草地,春风刚刚吹醒,春雨刚刚浇绿,茁壮、鲜嫩,富有生机。诗人巧用“浅”字加以描摹,因初发刚生,故短,“才能没马蹄”。“能”前加“才”,更描写出草将愈长愈茂,生机无限的早春景象,从而暗示出诗人游览中敏锐的观赏力。作者以“马蹄”为尺度衡量青草的深浅,富有诗情,具有画意,巧妙地传达出了草软不碍马蹄之意。诗意中极为自然地交代了诗人一行是骑着马儿游春赏景,其愉悦的心情可见。
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习极盛。诗用“没马蹄”来形容这嫩绿的浅草,正是眼前的实景。
“迷人眼”的“乱花”,衬以“没马蹄”的“浅草”,花草相间,红绿相映,给西湖披上了春装,给这幅“钱塘湖畔春意图”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灌注了勃勃的生气。
在诗人的笔下,无论是空中的莺燕,还是地上的花草,都传播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最使人流连忘返的还是湖东,我多少次游览到那儿,那绿杨浓荫中的白沙堤最富有诗情画意。〕
尾联是写诗人游览白沙堤,眺望“湖东”秀丽景色,直抒胸臆,以作者的赞叹作结。“最爱湖东行不足”,“湖东”指何处?游人为什么“最爱”,为什么“行不足”?诗人从孤山步上白沙堤,沿堤东北行,左视,可见后西湖;右视,可见外西湖,境界愈加开阔、壮观。此即诗中所指“湖东”。
“绿杨阴里白沙堤”,“白沙堤”平坦修长,西起孤山,东至断桥,长约二华里,两岸杨柳成行,景色秀美。在那垂柳绿杨浓荫掩映的白沙堤上缓步前行,“湖东”大片景物纷至沓来,美不胜收,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那争暖树的早莺、啄春泥的新燕虽富有诗情,那迷人眼的乱花、没马蹄的浅草虽具有画意,但与“湖东”景色相比,却不够开阔、壮美,故曰“最爱”。“湖东”常游常新,屡游不厌,故曰“行不足”。这令人最爱的“湖东”景色,不正象征着诗人对春天般美好未来的热烈追求吗?
【综述】
这首七言律诗,写景,抒怀,描写了诗人漫步西湖所见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抒发了他的喜悦心情与对祖国锦绣河山的无比热爱。读之令人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精神为之爽快,眼界为之开阔,得到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诗从“孤山寺”写起,写“水面初平”,是大背景,是远景;写“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是小镜头,是近景,有仰望,有俯视;写“湖东”、“白堤”,又是大镜头。从面到点(前四句先写环境,后写景点),又由点到面(后四句先写景点,后写环境)。中间的转换自然,不露痕迹,全诗结构谨严。
诗题《钱塘湖春行》,紧扣题目,句句围绕“春”、“行”二字写来,生动地写出了游赏早春景色的特征。“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语词,全都扣紧“春”字写来,处处给人以季节感,表明了早春季节的特征。字里行间洋溢着早春的气息与活力。诗人赏“春”是游赏,边“行”边赏,句句又扣紧了“行”字,时时给人以动态感。“初平”句,是写他在“贾亭西”所见;“早莺”、“新燕”句,是写他在孤山游览所见;“乱花”一句,显示了诗人不时转移视线,以致眼光迷乱;“浅草”一句,使人窥出作者正骑着马儿游春;“湖东”一句,便明白地点出了一个“行”字。“春行”二字,在全诗中贯串成一条线索,通篇到底,顺序写来,句句有景,景景如画,画画在动,充分表现出人是在“行”中观赏,反映出诗人一路之上赏春的情景。
诗的风格是如此清新明丽,诗的语言是这般平易、自然、流利,易于理解,便于吟咏。故能传至今日,乃至久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