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过淮阴
短衣瘦马,望楚天空阔,碧云林杪。野水孤城斜日里,犹忆那回曾到。古木鸦啼,纸灰风起,飞入淮阴庙。椎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何处漂母荒坟?清明落日,肠断王孙草。鸟尽弓藏成底事,百事不如归好。半夜钟声,五更鸡唱,南北行人老。道旁杨柳,青青春又来了。
上片由纪行引出吊古。开篇三句,写自己自京赴闽途中,道经淮阴的情景。首句“短衣瘦马”四字,概写了词人生活贫寒,不得不听命调遣的实情。词人虽是回回人,且出身于镇守雁门一带的武将世家,但自他青年时代起,家境中落,“家无田,囊无储”(《雁门集·溪行中秋玩月诗序》),只得奔波江南,经商谋生。元朝重开科举后,于五十五岁时中了进士,初授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改除翰林院应奉文字,又出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除燕南廉访史照磨,都是些八九品的小宫,如今出为福建任职,也只是八品官,因而只能是“短衣瘦马”。“楚天”,指淮阴一带的天空,这里是汉初韩信封楚王的领地,唐代天宝、至德年间,也曾称此地为楚州。词人风尘仆仆来到淮阴,遥望空阔的楚天,碧空中白云朵朵,树林边枝梢上绽放出新芽嫩叶,一面点画出初春的景象,一面也蕴含了悠悠思古忆旧之情。次二句,面对“斜日里”的“野水孤城”,勾起了对往昔奔波南北生活的回忆:“犹忆那回曾到。”“古木鸦啼”三句,由眼前清明扫墓的情景,巧妙地借“纸灰风起,飞入淮阴庙”而引出凭吊韩信的情事。前两句渲染了凄凉、悲惨的特有气氛,为吊古伤感之情作好铺垫;后一句点明吊古的对象。“淮阴庙”是淮阴侯庙的简称,即韩信庙,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马头镇附近。歇拍两句,写词人随着清明时分家家祭奠祖坟焚烧纸钱后飞扬的纸灰进入了淮阴侯庙后,不见有人,但见供桌上有排列整齐的祭品祭酒,想到时至今日,家乡人民依然不忘吊唁这位千古英雄,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道:“椎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椎牛酾酒”,语出《后汉书·马援传》“援乃击牛酾酒,劳飨军士”。“椎牛”,击杀牛,“酾酒”,滤酒,也可解为斟酒。从这二句中,可见词人对韩信的英雄业绩是由衷赞誉的,对韩信的悲剧结局是充满同情的。
下片由吊古而伤怀。换头三句,由漂母坟落笔,追忆韩信的悲剧生平。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为布衣时,贫而无行,常向人乞讨饮食。后他在淮阴城下钓鱼,有位漂母(在水中拍洗棉絮的老妪)见他饥饿,就带饭给他吃,一连几十天。韩信非常感动,对她说:“我一定要厚厚地报答你。”漂母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个王孙而给你饭吃,哪里希望你报答!”后来韩信入项梁、项羽军,未被重用,又投奔刘邦,成为大将,以功封齐王。垓下合围项羽功成后,刘邦突然剥夺了他的统兵权,改封他为楚王。韩信回到家乡后,以千金谢漂母。死后,又为她立墓。后来韩信因事被囚禁,降为淮阴侯,最终被加以谋反的罪名惨遭杀害。词人在韩信庙,想到了漂母,追忆了韩信的一生,他没有到过漂母墓,于是发出“何处漂母荒坟”的疑问,进而设想其坟在清明的夕照下,定是荒草萋萋,满目凄凉。“王孙草”,植物名,即牡蒙,又名旱藕,亦指黄耆,此处是双关语,代指韩信。如今,漂母的灵魂若在,她一定会为她曾救助过的王孙韩信的悲剧结局而哀伤。其实这正是词人的伤怀之情,通过“漂母”来表现,显得含蕴深沉,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鸟尽弓藏成底事,百事不如归好”两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改封楚王后,故友项羽亡将钟离昧来投奔他,有人知道刘邦很怨恨钟离昧,便诬告韩信谋反。韩信不得已将自己的苦衷告诉钟离昧,钟便自杀而死。韩信将钟离昧的首级上呈刘邦,刘却命武士将韩捆起来。韩信叹道:“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烹)!”这里词人以否定的反问语气用此典,斥责刘邦大功告成后迫害功臣韩信,造成千古英雄身首异处的历史悲剧,同时也借机斥责历朝历代统治者惯用的这种卑劣的手段。由此,他又联想起自己怀才不遇、任由驱遣的遭际,发出了“百事不如归好”的慨叹。作者写于同时的《过准安畅曾伯都事幽居》之一诗中亦有“万事归来好,淮阴二亩园”之句,正面表达了他厌恶官场、追求归隐生活的愿望。但作者毕竟要供养一家老小的生活,不得不南来北往就任微官末职,而无力归田,只得空怀怅恨。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使之彻夜不能眠,心情愈来愈悲凉,于是写道:“半夜钟声,五更鸡唱,南北行人老。”一个“老”字,既点出自己以垂老之躯奔波颠沛的悲哀心情,又强调这种劳碌蹭蹬仕途不得意的处境加剧了自己的衰老,一石双鸟,言约意丰。结拍“道旁杨柳,青青春又来了”二句,以天亮后所见杨柳青青的春色来转移暗淡的心情,为全词带来一点亮色,这两句明白如话,又极有表现力,“青青春”三字似乎蕴含了词人乐观旷达的精神和对未来的企望,使全词韵味不尽,馀音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