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海伦·凯勒刚出生时,是个正常的婴孩,能看、能听,也会咿呀学语。可是,一场疾病使她变成又盲又聋又哑的小可怜——那时她才19个月大。
生理的剧变,令小海伦性情大变。稍不顺心,她便会乱敲乱打,若试图去纠正她,她就会在地上打滚、乱嚷乱叫,简直是个十恶不赦的“小暴君”。父母在绝望之余,只好将海伦送至波士顿的一所盲人学校,特别聘请一位老师照顾她。
幸运的是,小海伦在黑暗的悲剧中遇到了一位伟大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文女士。沙莉文也是位有着不幸经历的女性。她10岁时,和弟弟两人一起被送进麻省孤儿院,在悲惨的孤儿院生活中长大。由于房间紧缺,幼小的姐弟俩只好住进放置尸体的太平间。
在卫生条件极差又贫困的环境中,幼小的弟弟6个月后就夭折了。她也在14岁时得了眼疾,几乎失明。后来,她被送到帕金斯盲人学校学习凸字和指语法。因此,沙莉文便做了海伦的家庭教师。
从此,沙莉文女士与这个蒙受三重苦难的小姑娘之间的斗争开始了。洗脸、梳头、用刀叉吃饭都必须一边和她格斗一边教她。固执己见的海伦以哭喊、怪叫等方式反抗着严格的教育。然而最终,沙莉文女士究竟是如何以一个月的时间就和生活在完全黑暗、绝对沉默的世界里的海伦成功沟通的呢?
关于这件事,在海伦·凯勒所著的《我的一生》一书中,有感人肺腑的深刻描写:一位年轻的复明者,没有多少“教学经验”,将无比的爱心与惊人的信心,灌注入一位全聋全哑的小女孩身上。沙莉文女士先通过潜意识的沟通,靠着身体的接触,为她们的心灵搭起一座桥。
接着,自信与自爱在小海伦的心里产生,把她从痛苦与孤独的地狱中解救出来,通过自我奋发,将潜意识那无限能量发挥,步向光明。就是如此,两人手携手,心连心,用爱心和信心作为“药方”,经过一段不足为外人知道的挣扎,唤醒了海伦那沉睡的意识。
一个既聋又哑且盲的少女,初次领悟到语言的喜悦时,那种令人感动的情景,实在难用笔述。海伦曾写道:“在我初次领悟到语言存在的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兴奋不已,那是我第一次希望天亮。我想再没有其他人,可以感受到我当时的喜悦。”
1893年5月8日,是海伦最开心的一天,这也是电话发明者贝尔博士值得纪念的一日。贝尔博士这位成功人士在这一日成立了著名的国际聋人教育基金会,而为会址奠基的正是13岁的小海伦。
小海伦成名后,并未因此而自满,她继续孜孜不倦地接受教育。1900年,这个20岁的学习了指语法、凸字及发声,并通过这些手段获得超过常人的知识的姑娘,进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她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已经不是哑巴了!”
小海伦发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兴奋异常,不断地重复说:“我已经不是哑巴了!”4年后,她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受到大学教育的盲聋哑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海伦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用打字机写稿和著书。
小海伦虽然是位盲人,但是,读过的书却比视力正常的人还多。而且,她比正常人更会鉴赏音乐。海伦的触觉极为敏锐,只需用手指头轻轻地放在对方的唇上,就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把手放在钢琴、小提琴的木质部分,就能“鉴赏”音乐。
她能以收音机和音箱的振动来辨明声音,又能够利用手指轻轻地碰触对方的喉咙来“听歌”。海伦·凯勒,身为一个三重残废的残疾人,她凭着她那坚强的信念,终于战胜了自己,体现了自身价值。她虽然没有发大财,也没有成为政界伟人,但是,她所获得的成就比富人、政客还要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她在欧洲、亚洲、非洲各地巡回演讲,唤起了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注意,被《大英百科全书》称颂为有史以来残疾人士中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