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辅佐勾践灭吴的谋士
——辅佐勾践灭吴的谋士
范蠡(前536—前448),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和经济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他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他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范蠡,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陶朱公。原为楚宛三户(今安徽宣城)人,先后移居越、齐二国。青少年时代就失去父母,同兄嫂一起过着贫苦的生活。他曾经拜计然(又名辛文子)为师,研习治国治军的方策,博学多才,“有圣贤之明”,但是怀才不遇。因而“倜傥负俗”,行为怪异,被视为狂人。直到遇见具有识才之明的文种,范蠡的生活才发生突然转变。
文种当时是楚国宛陵的地方官,早就听说当地有贤者,但未能找到。范蠡的怪异行为引起了文种的注意。二人一见如故,“终日而语,疾陈霸王之道”,“志合意同”。此后交往日益加深。当时已出逃吴国的伍子胥派人邀文种去吴国。文种与范蠡商量何去何从。范蠡分析楚、吴、越三国形势,认为当时正处于吴越争雄之时,吴越之间矛盾日益激化,楚越之间存在着联兵伐吴的关系,“霸业创立,非吴即越”。他还认为,“君子逢时,不入雠邦”,犯不着为伍子胥报杀父之仇而“失故国之亲”。因此,他建议去越国,并表示愿意和文种一起去。于是,二人先后离楚入越,受到越王允常重用,被任命为大夫。范蠡从此登上政治、军事舞台。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病亡,他的儿子勾践继位。范蠡和文种继续得到重用,主持越国军政。公元前494年,勾践得知吴国加紧练兵,准备伐越,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范蠡认为越国实力不充足,准备不充分,时机不成熟,劝勾践改变决定。勾践不听,坚持出兵,以舟师进攻吴国的震泽。结果,越军大败。勾践率残余越军退守会稽山,被吴军团团包围。这时,勾践方才悔悟,对范蠡说:“当初不听你的话,致遭如此失败。现在该怎么办?”范蠡认为,为了避免亡军亡国的结局,唯一的办法是求和图存,等待时机,另谋兴复。
勾践采纳了范蠡的方策,派文种到吴国求和。经过多方努力,始得吴王夫差允许。自此以后,范蠡先是随勾践到吴国当人质,过了三年忍辱负重的奴仆生活。被遣返回国以后,又协助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振兴越国,伺机灭吴。
灭吴兴越之战,是一场扶危定倾、转败为胜的战争,因而也是一场依靠坚强毅力和正确谋略取胜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作为主要决策者和指挥者之一的范蠡,“勇而善谋”,“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对取得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经过六年奋战,终于攻陷姑苏,灭亡吴国。然后乘胜北进,与中原诸侯会盟,取代吴国的霸主地位,横行江淮,称霸中原,国势达到鼎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