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由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21人,此书共130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唐房玄龄等撰。

它的叙事从司马懿开始,到刘裕取代东晋为止,记载了西晋和东晋封建王朝的兴亡史,并用“载记”形式,兼叙了割据政权“十六国”的事迹。古文名句“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便是出自《晋书·桓温传》,意思是说,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死后恶名一直流传,永远被人唾骂。原文为:

温性俭,每宴惟下七奠盘茶果而已。然以雄武专朝,觊觎非望,或卧对亲僚曰:“为尔寂寂,将为文、景所笑。”众莫敢对。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东晋名将桓温,字元子,是明帝的女婿。他长年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朝廷封他为大司马,位在诸侯王之上,手握重兵,待遇特殊。

桓温虽位极人臣,权倾一时,但他仍不满足。他一心想收复中原,想以军事上的胜利来建立更高的威望,以便夺取政权,实现做皇帝的梦想。

有一次,桓温在亲信们面前闲谈时,表露了他想当皇帝的想法,众人都不敢答话。桓温本来躺在床上,激动之余,从床上坐起来抚枕说道:“大丈夫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乎!”意思是说大丈夫如果不能让好名声长久流传,也应当让恶名声在死后留存于世。

公元373年,桓温已经61岁了,而且身患重病,已经不久于人世。但是,他仍念念不忘称帝的梦想。病危之际,他还命令手下的才子袁宏起草诏书,给自己加九锡,好为取代晋帝自当皇帝铺平道路。

在东晋京城建康,许多大臣纷纷建议:桓温功勋卓著,应当加九赐之礼。“于是”或“一时间”给朝廷的上疏此起彼伏。

宰相谢安、参军王坦之明白,背后有一个人在指使。于是派人带信给桓温,说:“皇上决定给你加九赐,已经在拟写诏书。”

负责起草的是大才子袁宏,过了几天,把草稿交给尚书仆射王彪之看,王彪之大为赞叹:“真是文采飞扬啊。”然而,又冒出奇怪的一句:“但这种文章怎么能够留给世人呢?”

随后,把草稿还给了袁宏,袁宏没有得到明确答复,又送给谢安看。

谢安拿到手上,淡淡地扫了一眼,说:“再回去改改。”

袁宏改过以后再送给谢安,谢安看都没看,说:“再去改改。”

袁宏终于心领神会,回家把稿子一扔,吃喝玩乐去了。又过了许多天,袁宏想想,再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找到王彪之,问:“你说应该怎么办?”

王彪之看着他,在耳边悄悄说:“听说他的病情加重了,再拖几天吧。”

袁宏回家后,又把稿子反反复复地“改”。过了10多天,便传出来桓温已死去的消息,到死,桓温的野心也未能实现。“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便是这个故事中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