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23岁的小雪面临着选择:她家里给她物色了一个大款的儿子,她自己却爱上了一个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大学生。在富与穷、钱与情的斟酌中,她选择了后者。婚后,丈夫确实既爱她又宠她,但在经济拮据的现实中,她丈夫的宠爱并没使她感到满足和幸福,尤其在那些披金戴银、一身珠光宝气的同学面前,她觉得寒酸和失落,暗暗羡慕别人,自然对丈夫就越看越不顺眼,越看越不满意,由怨到争,终以分手告终。离婚后,她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嫁了个有钱的老板。然而几个月新鲜后,大夫却又盯上了别的女人,独守空房的寂寞和气恼,使她更加苦恼,不觉又怀念以前的日子,后悔不该与前夫离婚。
林君在学生时代就以爱标新立异出名,参加工作后更是见异思迁,8年换7个工作:本来在机关里当秘书干得好好的,但看到同学在公司当经理好潇洒,亦下海当了经理;经理位置没坐热,又收起摊子关起门来写书;书不知写得如何,又忙着为自己的小发明跑专利……到头来一事无成,他就像迷了路的羊,不知该往哪里走。
一次郊游中,小维认识了一个社会青年,两人谈得来,玩着玩着,错过了回校的车,便随他来到他的同事家,饭后又随他去唱卡拉OK、跳舞。一个农村出来的姑娘,对这一切她感到新鲜、快乐。以后,那个男青年就经常来邀她出去玩,并常常故意拖时间,让她误了回校的时间,两人和衣睡在一张床上。终于有一天,他们之间发生了那种事,更不幸的是她怀孕了,她去找他时,他竟没事一样地说不关他的事,扬长而去。她含着泪水去医院做了人工流产后,终日悔恨自己无知、单纯,觉得自己没有脸面见人,不久便忧郁成疾。
以上三例困惑、苦恼、忧愁的原因虽然各异,但归结到一起,却有一个共同点:后悔心理。
小雪是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不满意而后悔,并改弦易辙。人生路上,无论是婚恋、学业或是职业,常面临着五花八门的选择,而且,无论你是做出哪一种选择,都不会绝对顺利的,每条道路都会有困难和失败,因而每次的“满意”选择,都可能包含着表面的虚假。但是,人们往往对这种表面的虚假及隐藏着的困难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一旦在选中的路上走得不顺时,便会产生后悔心理,容易对困难畏惧,对前途动摇,失去拼搏的信心,产生改途重试心理。可是,谁又知道后悔后的重新选择就没有困难?又不会产生新的后悔?倘若一个人总是在后悔中徘徊,精神总是被新的可能所捉弄,就会变得紧张脆弱,不堪一击,结果只会是一事无成。如小雪姑娘,如果当初她对自己的选择不盲目后悔,而是与丈夫“同舟共济,共渡难关”,通过夫妻双方的努力,完全可以改变现状,获得情感和财富上的双重富有,建设幸福的家庭、幸福的人生。可见,后悔是意志的腐蚀剂,是走向成功之大敌。
选择不可避免,后悔可以摒弃。首先是要慎重选择。当你面临选择时,要善于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出路,因为只有从自己内心愿望出发,选择符合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愿望的出路,你才不会后悔。所以,做出选择之前,重要的是自己要了解自己,而不是了解前面的路,以免为出路表面的光彩所打动,做出有违自己内心的选择。如果你不能肯定自己的真正兴趣,你应该去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当你在学习许多有兴趣的知识中发现某个领域特别能令你振奋,那么这就表明,你的内在气质与这门知识和领域的需要相吻合,你就能从这种吻合中做出符合自己本质心愿的选择。其次是对出路上的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心理准备,如果今后生活中遭遇的困难不超出自己的预料,便不会因困难而畏惧、失望、动摇,以致萌发后悔心理。
林君的后悔源自盲目地羡慕他人。羡慕是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或对他人生活的无知的表现,越是羡慕他人,就越会对自己的选择不满和对自己的前途失望,所以,羡慕心理既不能给人提供生活的动力,也不会给你指引人生的出路,只会引导人产生后悔心理,腐蚀你的信念和意志。但人是思想者,有时难免不羡慕别人,如果你羡慕某个天地时,首先应当去学习这个天地的知识,任何一门知识,只要你深入下去,都会遇到困难,而任何困难对一个不能胜任的人,都会令其自行打消羡慕之心,从而坚定信心,专心于自己的选择。居里夫人有一句格言: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看起来这是句不起眼的话语,却含有很深的哲理,她告诉我们,只有做自己能胜任的事,你才会成功。
小维的后悔,是对自己做了错事的省悟,这种后悔是刻骨铭心的,这意味着一个人对错误有了认识,有意改正错误,因而对人生是有益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悔恨也有个限度,假如一个人长久地沉湎于后悔之中,连绵不断地悔恨,对于改正错误不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且它还会妨碍对美好明天的追求,使人失去走向新生活的信心。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极度懊丧,使人陷入痛苦的内心冲突之中,发展成心理障碍或出现精神异常。这就是不少人为什么犯的错误并不大,却因此而毁掉一生的原因之一。所以,在错误面前,只有面对现实,吸取教训,在实践中用行动去改正错误,用行动去创造新的生活,才是正确的态度。
总之,后悔是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关键是面对后悔时,要想想该不该后悔?后悔什么?做到悔中求“悟”、悔中有“悟”。
(杨司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