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辨贤才》青少年如何学会沟通

屈原辨贤才

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回到自己的家乡秭归,在那里举行了一场考试,准备选拔人才。

“楚地多才子”,这是全国闻名的,一回到家乡,屈原就感受到了莘莘学子强烈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学风。这天晚上,屈原正在拟定考题,一群学生又来拜访。他把定好的试题搁在一边,和蔼地招呼他们。看着他们兴高采烈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屈原颇感欣慰。

考试结束,试卷批阅下来,可结果却让他出乎意料。因为有九十九个考生的成绩相同,这样就有九十九个并列第一,还有一个成绩稍稍逊色的,排列第二。这一下仅取前两名就有一百个人,显而易见,这个结果不正常。

屈原前思后想,把各个环节都回忆了一遍,心想肯定是那个拟定文题的晚上,前来拜访的学生中有人偷看了试题,并且泄露出去。屈原一边埋怨自己的粗心大意,一边思考重新考试的方法。不久,他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重新考试开始了,面对学生,屈原高声宣布:“你们的成绩都很好,但是国家更需要全面发展的通才。现在这场复试的题目就是“种谷子”。今天是谷雨,正是播种的好季节,你们每人都将获得一百粒谷种。回去后,细心照料,考试结果以秋后收谷多少为准。”

转眼间,秋收到了。九十九个获得第一名的学生有的背筐挑担,有的用车装载,看样子都是大丰收。只有那个考第二名的农家小伙子,最后一个走进来,手捧着一个小瓦罐,看到大家都满载而来,觉得很丢脸,垂头丧气地站在门口,不敢进来。

屈原逐个检查他们丰收的谷子,脸色越来越阴沉。当他看到站在门外的农家小伙子时,眼睛兴奋得发亮,问道:“你收的谷子呢?”

年轻人不安地回答:“学生无能,只收了九百多粒。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只有三颗种子发了芽,就结了这么点粮食。”说完,便羞愧地低下头。

九十九个第一名都哄堂大笑起来。屈原却严肃地宣布:“这次选拔他是唯一贤才,因为他是最诚实的一个。我发给你们的谷种里有九十七粒都是煮熟的,而你们交来的粮食却这么多,这不明明是欺骗我吗?”

“信盖天下,然后方能约天下”。立世存身,当以诚信为本。

【画龙点睛】

领导者只有守诚信,才能取得部属的信任;做人也只有讲诚信,才能结交天下朋友。因为诚实能带来福祉,而欺骗只能招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