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相信最好的还在前面,结果好的都被人捡走了
在爱情这件事上,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最为理想的伴侣,不会悲催地跟一个普通人相爱相守。于是,就不断地往前走,不断地寻找。直到某一天,蓦然回首,才发现那些好的男人、女人都被人捡走了,而自己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另一半。
那么,在择偶这件事上,有没有“最优解”呢?两千多年前,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就曾经为此问题向他求教。然而,苏格拉底没有直接给出回答,而是带着他们去了一块麦田地,让他们依次穿过麦田,并在穿行的过程中摘取一株最大的麦穗。要求只有一个:不能走回头路,只能摘取一株。
第一个弟子刚在麦田中走了几步,就看见一株饱满的大麦穗,他心里很得意,以为自己是最幸运的人,毫不犹豫地就摘了。他接着往前走,可这一走就后悔了,前面竟然还有很多比自己刚刚摘的那株还大的。他满心遗憾,想着若能重新选择一次该有多好?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前面那位师兄的教训,他告诫自己:一定得沉得住气,千万不能犯他那样的错。一路上,他左顾右盼,东挑西拣,就为了寻找“最大”的麦穗。每次刚看到一株大点的麦穗,他就提醒自己:沉住气!后面可能还有更好的!可当他走到麦田的田边时才发现,前面几个“最大”的麦穗已经错过了,靠近地头的麦穗,长得都比较干瘪,他只好将就着摘了一株,虽然那不是他见过的最饱满的一株。
有了前面两位师兄的失败案例,第三个弟子可谓是在心理上做了充分的准备。他是这样想的:把整个麦田分为三部分,把前1/3的麦田的麦穗分为大、中、小三类;在中间1/3麦田里对前面所分的类别进行验证;在最后1/3麦田里下手,摘取属于大类中最好的麦穗,虽然它不一定是麦田中最大最金黄的那一株,但迫于规则的限制,他已经尽可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了。最后,第三个弟子满意地走完了全程,也摘了一株相对饱满的麦穗。
对于择偶这个问题,苏格拉底给出的回答真是让人回味无穷。细想想,人生就跟穿越麦田一样,没有回头路,要知道“最好”的那株麦穗,总得付出一番努力。下手太早了,一进麦田就迫不及待地摘下一株看似很好的麦穗,可越往后面走,才发现其他的麦穗更饱满,而自己却没有了再摘取的机会,徒留遗憾。考虑得太多,总埋怨遇见的麦穗不够好,希冀着更好的,到头来却发现可选择的越来越少,最后只好将就一株来充数,心里尽是不满和郁闷。
这就是西方择偶观里一条非常著名的理论——麦穗理论:我们寻找人生另一半的过程就如同走进一块麦田,在穿过麦田的途中会有许多的麦穗吸引我们,致使我们挑花眼,不知哪一株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自己应该摘取哪一株,因而就会感到迷茫,也会有遗憾和悲伤。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任何问题都没有最优解,择偶也一样,只有最满意解或相对满意解。人人都想找到最佳伴侣,但现实和理想有差距,就好像摘麦穗一样,你摘下了一株,肯定还会遇见更饱满的麦穗,这是必然存在的。
为了避免出现墨菲定律中的结果,我们在寻找伴侣的时候,不妨把择偶的目标定得现实一点,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王子和公主,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人。我们不妨看看第三个弟子的选择,他选的麦穗也不是麦田里最大最好的那一株,但却是他比较满意的。和我们共度余生的那个人,很可能也不是人群中最出众的,但只要他是你喜欢的,你满意的,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