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教育需要建立在与孩子平等的基础上

马太效应:教育需要建立在与孩子平等的基础上

在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假如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可能会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等局面。一位8岁孩子的父亲说,他儿子学唱歌得到老师表扬,但他提醒孩子不要得意,理由是还有更优秀的孩子。听到了父亲这样的评价,孩子觉得很委屈。教育专家指出,许多父母看不到孩子的进步,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的某个方面与更优秀的孩子比,结果是越比越不满意,这样下去孩子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在这里,父母需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最近,林妈妈觉得豆豆成绩有所下降,着急的她为了激发豆豆的好胜心,忍不住数落豆豆:“你怎么不争气呢,你看你同学丁丁多认真,听说这次考试他又是第一名呢!你要多向他学习,知道吗?”“我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了,为什么把我跟丁丁一起比呢?他每次都是第一名,依我说,他还是在原地踏步呢!”豆豆不以为然地丢了一句给妈妈。林妈妈没有想到豆豆这样说话,她也有点儿激动了:“妈妈这样跟你说,是因为许多小朋友都在努力,你当然也要努力,否则就落后了,到时候成绩下降了怎么办?”“哎呀,哎呀,知道了,你别说了,我知道了。”豆豆不耐烦地咕哝了几句,就进屋里了。林妈妈叹了口气,坐在客厅里沉思了一会儿,推门进了豆豆的房间,发现豆豆正在整理以前的卷子和书本。林妈妈也蹲下来,细心地帮豆豆整理书本,突然发现有一个醒目的分数“69”,林妈妈大叫起来:“这是什么时候考试的分数,我怎么不知道?”那语气大有逼供的味道。“哎,老妈,这都是一年级的时候了,当时你还打了我呢,以我现在的能力,睡着了考试也不止这个分数。”豆豆跟妈妈开玩笑。林妈妈松了口气,赫然想起了有句话叫作“对孩子,纵向比不要横向比”,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整理了你以前的成绩,真看出来你进步很多,而且这个月的成绩已经明显比上个月高出了不少,妈妈错怪你了,你可不要生妈妈的气。”豆豆向妈妈做了一个鬼脸:“放心吧,我会努力的,妈妈,只要你看到了我的进步,我就会奋勇向前,有一天我也能坐上第一名的位置。”“嗯,妈妈相信你。”林妈妈信心满满地说。

其实,孩子最好不要比较,即便要比较也是纵向,而不是横向。这里的纵向比就是比较孩子自身的进步,只要孩子比昨天多了些进步,那就是一种收获;横向比,则是比较与孩子同龄的孩子,许多父母都会用自己孩子某个方面与更优秀的孩子比。这两种比较方法可想而知,前者会让你看到孩子的进步,后者会让父母忽视了孩子的明显进步,也会提升父母的不合理期望。

1.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

许多父母对于孩子的缺点数落不完,一旦被问到孩子的优点,就显得支支吾吾,半天说不上几个来。其实,这是因为很多父母只看到了孩子的缺点,而没有看到孩子的优点;即便是孩子有一处优点,父母也会横向比较,觉得孩子比更优秀的孩子还是有差距,这样一种心理会促使过高的期望值模糊了父母的眼睛。所以,父母应该看到孩子的优点,只要孩子有长处,那就是值得赞赏的地方。

2.孩子细小的一步,也是值得称赞的

与同龄最优秀的孩子相比,可能自己的孩子总是显得不那么突出,方方面面都不尽如人意。但是,比起昨天的表现,你的孩子是否已经前进了一小步呢?以前他可能英语成绩不及格,但现在几乎都能跨过及格的大关,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或许他离优等生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孩子的进步却是明显的,因而这也是值得称赞的一大步。父母要善于去发现孩子每天的一点进步,可能他今天变得有礼貌,他懂得了尊重他人,他开始学会关心妈妈了,等等,这点点滴滴的进步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是孩子作出的努力,值得每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进行大力的赞赏。

3.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对孩子不满意的根源,就是父母有着过高的期望,大多数父母会关注到别人孩子的成绩,继而对自己孩子不满意,这就是典型的横向比较。教育专家指出,父母对孩子不满意,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若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过大却又找不到释放的渠道,这时候就容易出现问题。这时候,父母要改变观念,好孩子的标准不仅是学习好,也要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父母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鼓励孩子的点滴成就,平等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心理启示

孩子在纵向比较中能增强自信心,在横向比较中却可能丧失信心而变得自卑,所以,父母要关注到孩子的每一点细小的进步,多进行纵向比较而不是横向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