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夫人法则: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些挫折

甘地夫人法则: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些挫折

甘地夫人认为,人在成长过程中,既有愉快的体验,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挫折的到来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是父母时刻呵护就能避免。要让孩子知道和慢慢体会,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长。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在他们身上显现出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等这样的一些特点。是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了,但是,他们在享受优越条件的同时,却像极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外界的风吹雨打。在这时候,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就会使他们的性格越来越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差。因此,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每一位父母的重视。今天的孩子需要受挫折,在不断地磨炼之下他们才能够迎接未来的挑战。对于这个问题,下面这位妈妈深有体会。

前两天的一个晚上,女儿幼儿园的小伙伴,同时也是我朋友的女儿,一起来我家里玩。她们两个一起画画,我看到那小朋友的画不错,就表扬了一句:“小姑娘画的房子真漂亮。”女儿听到后,不高兴地走到另外一个房间,我没理她。这时那个小朋友说要玩具,我就把女儿平时玩的积木给她,后来女儿过来看到了更加不高兴了,又走了,直到客人走了,女儿也没从房间里出来。

后来,女儿莫名其妙地哭了,哭得很伤心,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你说她画得好,我也画得很好啊,但你为什么不表扬我呢?我要做一个不听话的坏孩子。”我愣了,女儿又很委屈地说:“你拿玩具给她玩,也不给我拿。”我解释说:“因为她是客人,所以妈妈要拿好吃的给她吃,拿玩具给她玩。”女儿委屈地说:“可我是你女儿,为什么你不拿给我呢?”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却成了父母最头疼的问题,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十分突出的矛盾,那就是孩子的生活和受教育条件越来越好,但孩子们的身心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在我们身边,常常有孩子因为受批评而选择离家出走或者自杀,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孩子生活太顺利了,缺乏相应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就是指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境,教孩子独立去对待、去克服,让孩子在困难环境中经受磨炼,摆脱困境,培养出一种迎着困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此,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1.对孩子,要多肯定与鼓励

当孩子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父母应该及时地肯定鼓励孩子,给予孩子安慰和必要的帮助,使孩子不至于感到孤独无助。这时候,父母不要用一些消极否定的语言来评价孩子,如“你真是太笨了,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做不好就不要再做了”等,这些话会强化孩子的自卑与挫败感,下次在挫折与困难面前,他就没有信心去面对了。父母可以采用一些积极肯定的评价,给予孩子自信,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受到肯定和赞扬的,没有必要害怕失败,继而逐渐学会承受和应对各种困难与挫折。

2.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挫折

小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态度往往是不稳定的,他们容易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他们在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也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不能正确地来面对挫折。这时候,需要父母及时地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勇敢向前,一定能做好的”,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把失败当作一次尝试的机会,引导孩子鼓起勇气再次尝试。同时,父母还应该教育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3.给孩子适当的压力

父母可以把适当的压力交给孩子,让他自己来处理,让孩子适应人生阶段性的挫折,并从挫折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如果孩子面临了压力,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但决不能大包大揽,让孩子觉得压力是与自己无关的。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赏识教育过头了,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无往不胜的,无法承受批评和失败,这样不能接受批评、不能承受压力的孩子,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必定是充满着痛苦的,甚至有可能被压力所吞噬。

4.适当地批评

批评和表扬一样,都伴随着孩子成长的一生。有的父母怕孩子受委屈,即便是孩子做错了事情,也从来不说孩子的不是,这样时间长了,就使孩子养成了只听得进表扬的话,而不能接受批评的不良习惯。其实,父母应该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有的缺点可能是自己不知道的,但别人很容易发现,只有当别人在批评自己时,自己才知道错在哪里。这样让孩子明白有了缺点并不可怕,只要勇于改正就是好孩子。

5.挫折教育也需要顺应孩子的个性

任何教育都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个性特点,不同的孩子面对挫折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所以,父母对孩子所进行的挫折教育也需要因人施教。有的孩子自尊心比较强,爱面子,遇到挫折就很沮丧,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不要过多地批评,点到为止即可;有的孩子比较自卑,父母要多安慰少指责,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心理启示

父母要有意识地依据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进行教育,有的孩子能力较强,父母只需要适当地启发,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有的孩子能力较弱,父母可以帮助制定一些计划,使孩子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继而逐渐培养出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