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黄宗羲·海市赋序》鉴赏
余登达蓬山望海,山僧四五人,皆言春夏之交,此地特多海市,各举所见,与图画传闻者绝异。盖传闻者多言蜃气烛天,影象见于空中,岂知附丽水面,以呈谲诡。言者不出云气仿佛,岂知五采历落,刻露秋毫。东坡在登州①,以岁晚得见为奇,然霜晓雾后,往往遇之,亦不必拘拘于春夏也。信耳信目,自有差等。山僧约明年三四月来宿其舍,海神当不余弃。先次弟其言而赋之。
(《南雷文定》)
康熙八年(1669)冬,作者登上达蓬山,观览海景。山寺僧徒向他绘形绘色地讲述了他们遇见海市的奇幻景象。作者采录其语,加以整理润色,写就《海市赋》 。本文是赋的序言。
文章旨在指出 “信耳信目,自有差等”,肯定获得知识比较可靠的途径是亲自接触事物,不应被种种不确切的传闻所罔惑。作者先以山僧亲眼睹见的海市景色为据,指出不少关于海市的“图画传闻”其实并不完全真切。然后,他引用苏轼在登州冬季见到海市的记载,说明这种奇观并非只在三四月间才出现,这是对山僧“春夏之交,此地特多海市”说法的修改和补充。
文中辨析山僧所见的海市与“图画传闻”的景象存在真确细微和笼统模糊的差别,颇能显示眼见与听闻接近事物真实程度的“差等”。全文虽旨在述说事理,矫正不确的闻说,却写得生动亲切,委婉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