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诗》诗文原文与赏析

捣衣诗》言情赠友



衡纪无淹度,晷运倏如催

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

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

夕阴结空幕,霄月皓中闺

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

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

櫩高砧声发, 楹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

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

裁用笥中刀(11),缝为万里衣。

盈箧自余手,幽缄俟君开。

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



此诗借捣衣而言闺情,思妇对其夫的深长情意跃然纸上,是一篇难得之作。

本诗先写景而后写人叙事,紧紧围绕一个“情”字,着意铺陈描摹,使景、人、事皆直指题旨,表现思妇的深情厚意,具有言尽意无穷之韵味。

首八句,集中笔墨勾画秋景。思妇胸中,思念与悲苦交融,故而这里的秋意图,也尽现悲苦之味。前二句中着一“催”字,言明了转眼即为秋季。以下六句,着笔于具体物象详写秋之冷落悲凉。“霄月皓中闺”一句,示明月朗照之象,顺势言及闺中之人,可谓妙笔。因为,溶溶明月,无疑将勾起闺中人对其夫的怀思之情; 且明月生辉,又正好捣衣而寄情思。显然,此句在全诗中有前联后顾之功用。

以下十二句,详写闺中人亦即思妇们捣衣、缝衣的举止神态,以映现她们那深切真挚的怀思之情。

“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言捣衣前的准备。捣衣本是家常便饭,但今秋今夕,她们做这件事时却那么认真,不仅要收拾装束,而且要相互邀约。这都是为什么呢? 为的是能把布帛捣到“最佳”水平,使做成的寒衣穿到丈夫身上更妥帖更暖和。正因为此,当她们“出北房”、“步南阶”时,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闪光的玉簪,听到的不只是环佩的清音,分明也体察到了她们寄心夫君的缕缕情丝。以此而论,她们的收拾装束,她们的结伴而行,不仅仅是“捣衣”劳作的需要,更是一种为丈夫们做事所引发出的由衷之情的自然而独特的流露。

“櫩高砧声发, 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 轻汗染双题”言捣衣时的情状。櫩再高, 楹再长, 人不用心用力, 岂有响亮震天、 不绝于耳的砧杵之声?所以“砧声发”、“杵声哀”六字,字字写声,笔笔见人,人之用心用力状历历如在目前。人何以用心用力,皆情所致。落墨于一个“哀”字,便宣出了思妇那满含苦涩之味的思情。正因为情系夫君,捣衣时无不用心用力,两袖才有微芳,两额才有轻汗。前二句为侧写,后二句为正写,相补相益,思妇们外化为具体行动的一往深情,就被宣泄无遗了。所以,写砧杵之声,写袖口微芳,写额头轻汗,字字关情,韵味悠长。

“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言赶制寒衣。纨素捣就,行人未归,不免让思妇魂牵梦萦,心驰神往。因为,她早已看见了落叶的庭槐、萎缩的蟋蟀、凄叫的寒蝉了啊! 寒秋逼近,丈夫在外没有寒衣是不行的。于是乎,她赶忙把剪刀抽针线,赶忙为丈夫缝制寒衣。关切促成行动,而行动又那么疾速,为 “万里衣”之成片刻不停,足见思妇对其夫情深意笃。所以这几笔貌似平常,实则字字融情,耐人寻味。

最后四句,写思妇寄寒衣时的坦然自白,语短情长,感人至深。“盈箧自余手,幽缄俟君开”是在说,这满满一箱子衣物,都是我亲手装好的,而将箱子紧紧封闭,为的是只让夫君你来亲手打开啊! 寄衣实为寄情,故而衣满即为情满。这诸多情意,又只能让丈夫一个人体察感受,“”得多么古怪! 殊不知,如此道出,正可以显出思妇那不愿丈夫受到少许干扰而能倾心享受慰藉的幽深之情。“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是在诉说自己的担心。本来,布帛捣得平滑柔软,寒衣缝得迅速及时,寄出的衣物又那么丰裕,这对于一个深爱着丈夫的妻子来说,已经足够了。可这位思妇,却并不以此为满足。她还在担心,丈夫在外日久,不知发胖了还是消瘦了,寄去的寒衣是否合身?显然,寒衣虽已寄出,可她对丈夫的关切之情并未稍减。是 “不知今是非”一句,把她的一片深情推至顶端,拉得更长,便凭添了全诗的悠然情韵。

注释

①衡:牵牛星之中央,这里以此星纪代指夜里的时光;淹:停留。②晷:本指日光之影,泛指白天的时光; 倏:极快状。③莎鸡: 蟋蟀。④烈烈: 急促强烈状;螿:蝉的一种。⑤皓中闺: 照亮了闺中女子。⑥戒裳服:指收拾装束。⑦端饰:使容貌端庄。 ⑧鸣金:指女子行走时身上的饰物叮叮作响。 ⑨櫩:同“檐”,指屋檐。⑩题: 额头。(11)笥: 用以装食物或衣物的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