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赠人》诗文原文与赏析

《咏月赠人》言情赠友诗歌

月色当秋夜,斜晖映薄帷。

上弦如半璧,初魄似蛾眉

渡云光急驶,中天影更迟。

高阳怀许掾,对此益相思。

这是一首因望月而怀友人并发故国之思的作品。作者王褒,原是南朝梁的宫廷文人,官至吏部尚书,右仆射,“位望隆重,宠遇日盛”。及西魏破江陵,被俘入北朝。据 《北史·王褒传》载: 褒在北朝仍以文学见称,“帝每游宴,命褒赋诗谈论,恒在左右,寻加开府仪同三司。”但是,王褒虽名重位显于北朝,却仍有故国友朋之思。《咏月赠人》就是表达诗人这种对故国友朋情思的一首好诗。这首诗所赠对象不明。有可能是周弘让。《北史·王褒传》说: “初,褒与梁处士汝南周弘让相善,及让兄弘正自陈来聘,帝许褒等通亲知音间,褒赠弘让诗并书焉。”另外,此诗有“高阳怀许掾”的诗句,许掾者,东晋著名隐士许询也,而周弘让则为梁、陈间隐士,诗人极有可能以许询隐指周弘让。但这仅是推测而已,事实已难确考。

“月色当秋夜,斜晖映薄帷”。这是一个秋天的晚上,夜,已经很深了,月亮都跑到西边去了。但它的斜晖仍把薄薄的帷幕照得透亮,犹如一面镜子一样把西斜的月亮映在上面。这景,确实是很美的。但诗人为什么深夜犹未就寝,却仍在望月?是发文人之雅兴,抑是心情郁闷而夜不成寐?这里,诗人没有作任何正面回答。但是,“月色当秋色”的一个“秋”字,似乎给我们透露了一些消息。据《梁书·元帝纪》 载: 元帝承圣三年(554)秋九月,西魏遣大军来寇。就在这突然事变发生的前几天,梁元帝还在龙光殿讲《老子》,而王褒以执经的身分,协助了元帝的这次讲课。西魏大军入侵未几,江陵城陷,元帝、王褒同被西魏所俘。从此,王褒就流离异国。几年过去了,现在,又是一个秋天,诗人竟夜不成寐。看来,诗人这夜不成寐和几年前的覆国被俘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也许诗人正在抚今追昔,痛苦地在回忆他的往事。从现存的王褒诗文来看,诗人在入北之后,心底是深深地蕴藏着故国之思的。因此,这种揣测大概是不会有错误的。

但是,诗人没有接着去写自己的故国友朋之思,而是将笔锋一转,出人意外去描摹月亮的变化,而且感情也表现得极其平静。“上弦如半璧”,是指阴历初八九月亮的形状。这时,人们只能见到月亮的一半,其形状恰似一张弓,弓弦在上,所以称“上弦”,又因为此时的月亮很像半块晶莹的白璧,所以诗人又把它称为“半璧”。“初魄似蛾眉”,《礼记》: “月者,三日成魄。”所以古人称阴历初三四的月亮为“初魄”,这时的月亮,形似美女弯弯的蛾眉,故又以蛾眉称之。

“渡云光急驶,中天影更迟”两句,是写诗人望月时所见。“渡云光急驶”,写月亮一瞬间被薄薄的云层所遮蔽的情状。在瞬间,月亮被云层遮蔽,但旋即又迅速穿过云层,此时,望月者便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月亮在急驶,其实是云层在急驶。也许这“渡云光急驶”的景物描写,还暗喻人此刻怀友和怀念故国的感情激流却似冲破云层的月光那样急驶呢! “中天影更迟”,是指月上中天以后,似乎感觉不到它在移动,这一般是阴历十五六深夜的情景。

全诗从开始至此,似乎只是一味地描摹月色圆缺的种种变化 而诗人好像没有流露一点自己的感情。但细心的读者却能发现,诗人已经是半个月的时间夜不成寐了。他每晚都仰头望着那一轮倥偬的明月,从初三四的蛾眉月到初七八的上弦月,又到十五六的满月,这变化着的月色,能不撩起诗人的愁思,引起诗人的暇想吗? “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人类的共同感情,难道在这流离异国的诗人的心底会不萌动吗?终于,诗人的这种感情突发了,诗的最后结句 “高阳怀许掾,对此益相思”,便曲折地表达了蕴藏在诗人心底的这种绵绵的故国友朋之思。

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许掾”,即东晋文坛名流,以隐逸著称的许询。《建康实录》 曰: “询字玄度,高阳人。父归,以瑯玡太守随中宗过江,因家于山阴。询幼冲灵,好泉石,清风朗月,举酒永怀……肃宗连征司徒掾,不就,隐于永兴西山。”在这里,王褒以许询怀念故乡高阳为喻,暗示了自己对昔日好友和故国的思念。但诗人不说许询怀念故乡高阳,而是说许询的故乡高阳在怀念他的游子,这无疑是说,故国和旧友在怀念他这个流落北国的游子。如此曲笔,一来是王褒在北朝仍是礼遇优渥,宠班朝右,不便把故国之思说得太露,另一方面,如此表达,也使诗人的思想感情显得更为含蓄和深沉。

综观全诗,作者的怀友之情,故国之思,并没有作一句正面的抒发,而是寓情于景,因景生情,或者是缘典抒情,典实相生,诗人心底的怀友之情和故国情思,尽在不言之中,而且更于情致委折中见出精神。总之,流露在此诗中的感情不是喷薄而出的火山,而恰似一道鸣声呜咽的溪流,它那含蓄蕴藉的怀友之情和故国之思,耐人寻味,令人流涕。

注释

①阴历每月初八九的月亮称上弦月。②古人称阴历每月初三四的月亮为初魄,或蛾眉月。③高阳: 古地名,古址在今河南杞县西。许掾,东晋名士许询,高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