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是什么意思|出处|释义|出典|例句
【出典】《庄子·德充符》:“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广雅》:“鉴谓之镜。”又,《韩非子·观行第二十四》:“古人之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怨。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又,《吕氏春秋》卷二十《恃君览·达郁》:“列精子高听行乎齐湣王……谓其侍者曰:‘我何若?’侍者曰:‘公姣且丽。’列精子高因步而窥于井,粲然恶丈夫之状也。喟然叹曰:‘侍者为吾听行于齐王也夫,何阿哉!又况于所听行乎万乘之主,人之阿之亦甚矣,而无所镜其残亡无日矣。孰当可而镜?其惟士乎!人皆知说镜之明己也,而恶士之明己也。镜之明己也,功细;士之明己也,功大,得其细,失其大,不知类耳。’”又,《淮南子·俶真训》:“莫窥于生铁而窥于明镜者,睹其易也。”又,《西京杂记》卷三:“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知病之所在。……”又,唐·杜甫诗《洗兵马》:“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沓。”
【释义】有关镜或明镜的记述,古书甚多,不能遍求,只约略举以上几条。因镜能照人疵病,因而将镜与“道”比附。也用来比喻人的识见与公正;甚至有像《西京杂记》中的传说故事。后来人们都用来比喻官吏的清正,尤其在戏曲小说中更是如此。
【例句】①你道他是高悬明镜,南衙内拼的个诉根由,直把冤情洗。(李行道杂剧《包待制知赚灰阑记》第四折[步步娇])说包公是清正的官员,明镜高悬,断案如神。②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关汉卿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二折[牧羊关])窦娥希望县令是个清官,能审察冤情。③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关汉卿杂剧《望江亭中秋切鲙》第四折[锦上花么篇]谭记儿称李秉忠是清官,能秉公办案。④他清耿耿水一似,明朗朗镜不如。(佚名杂剧《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第三折[煞尾])说包龙图比镜还清明。⑤您揣明镜悬秋月,照肝胆察实虚,与俺那平人每好生做主。(王仲文杂剧《救孝子贤母不认尸》第三折[红绣鞋])李氏希望令史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