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典故《受降城》是什么意思||出处|释义|出典|例句

《受降城》是什么意思||出处|释义|出典|例句

【出典】《史记》卷一百一十《匈奴列传》:“是岁,汉使贰师将军广利西伐大宛,而令因杆将军敖筑受降城。其冬,匈奴大雨雪,畜多饥寒死。儿单于年少,好杀伐,国人多不安。左大都尉欲杀单于,使人间告汉曰:‘我欲杀单于降汉,汉远,即兵来迎我,我即发。’初,汉闻此言,故筑受降城,犹以为远。”又,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释义】汉武帝时,屡与匈奴作战,在北地筑受降城,以接受敌兵投降。汉筑此城,原是左大都尉欲杀单于,希望汉朝到北方接应,以故汉筑此城,后在此城下发生不少战事。此城故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旗之北。至唐代,也在黄河以北筑三座受降城,故址在朔州、灵州、胜州。一为“受降”,再则也为绝敌南侵之路。历代诗人在作品中常写“受降城”,增添诗歌慷慨悲壮的气势。

【例句】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白朴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张守珪出场诗句。受降王自受降城化出,押韵之故。王则指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