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典故《三牲五鼎》是什么意思||出处|释义|出典|例句

《三牲五鼎》是什么意思||出处|释义|出典|例句

【出典】《礼记·祭统》:“夫祭也者,必夫妇亲之,所以备外内之官也。官备则具备。水草之菹,陆产之醢,小物备矣;三牲之俎,八簋之实,美物备矣;昆虫之异,草木之实,阴阳之物备矣。”又,《孝经·纪孝行》:“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为孝也。”又,《孟子·梁惠王》:“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注曰:“三鼎,士祭礼,五鼎,大夫祭礼。”

又,《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释义】“三牲”指牛、羊、猪;“五鼎”即用羊、豕、肤(切肉)、鱼、腊五种食物放在鼎内。三牲五鼎(大夫五鼎)是祭祀供品;也可指日常食用的豪奢的食品。

【例句】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高明南戏《琵琶

记》第四出《蔡公逼试》[三学士])蔡公不满足“菽水之欢”,希望儿子能改换门庭,做高官,食三牲五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