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龙门》清、近代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

顾炎武《龙门》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顾炎武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

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仑。

入庙焄蒿接,临流想象存。

无人书壁间,倚马日将昏。

龙门,在山西省河津县西北,陕西省韩城县东北,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相传夏禹导河至此,凿以通流。《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所以又称 “禹门口”。

古代山水诗往往和行旅、游宦、隐逸、求仙、咏怀、吊古等内容结合在 一起。这首《龙门》,就是将登临山水胜迹和怀古咏志紧密结合的作品。诗中描绘黄河及龙门的雄壮气势,歌颂夏禹治水的不朽功绩,也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因当时抗清复明的壮志难酬而产生的郁闷心情。

诗一开篇便起势不凡,显示出作者的大手笔、大气魄。诗人写黄河横亘大地,水势浩瀚奔腾,讴歌夏禹以开天辟地之功凿出了这一壮险龙门。这 一联中,“亘地” 二字形容黄河横流,无所羁勒,用得极苍劲。次联上句,直接点出大禹,说千秋万代都仰赖大禹治河的不朽功绩。相传大禹用神斧劈开了龙门,使奔腾的黄河流经此地,被钳制在八十步宽的狭窄河道里。每当洪水季节,巨浪咆哮,不停地撞击悬崖峭壁,激起叠浪翻滚,称为“龙门三激浪”,景象极其壮观。下句紧承上句说,仰仗了大禹对龙门的疏凿,由昆仑山奔泻而下的黄河,才得由此通过,滔滔滚滚,扬波万里,注入大海。黄河发源于今青海省巴颜喀喇山,但古人却认为它源出昆仑山。《史记·大宛传》中就记载 “河出昆仑”。这一联,“千秋”、“万里”,展示出悠久、广阔的时空境界。诗人用它们分别状写大禹千秋功业和黄河的万里流程,十分准确、贴切,绝非故作惊人的空泛之词。“凭”、“下” 两个动词,也锤炼得工稳、有力。第三联,写他进入禹庙,只见祭祀的香烟蒸腾不绝;面临黄河,感到往事已如昼夜不停的流水一般消逝了,而大禹的形象却清晰地呈现在他的想象中。诗中的 “焄蒿”,指香气蒸腾。“焄(xūn勋),香嗅之气。《礼记·祭义》: “焄蒿凄怆。” 郑玄注:“焄,谓香臭也; 蒿,谓气蒸出貌。” 这 一联,含蓄、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当时丰富、复杂的心情,既有对夏禹的历史功绩的追慕,又有对明代灭亡的现实感触。在明代衰亡之际,作者是多么盼望能有大禹这样的英雄人物力挽狂澜,开辟出一条灭清复明的胜利大道呵! 为了将这种感触更确切地暗示出来,作者在尾联更深 一层地写道: 想当年,屈原见到楚庙中的壁画,书壁而作《天问》; 如今在这禹庙里,却没有人象他那样见壁画而书壁咏志,表达振兴图存的报国壮志了。“书壁间”一语,典出王逸《楚辞·天问序》。屈原于放逐途中,见楚先王庙宇及公卿祠堂里所图画的 “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愁思”。作者志欲恢复明朝,却因势孤力单,欲寻屈原那样的爱国志士而不得,因而抒发出深沉的喟叹。结句,描写自己“倚马”怅望、低回要眇的神态,以及昏黄落日斜照空山禹庙的景色,形象地展现当时抗清前途的惨淡、渺茫和自己孤寂、郁闷之情。

这首诗写山水名胜古迹,用的是粗线条勾勒的手法,不敷彩设色,亦不细致描绘,但词意坚实,气象雄浑,感情沉郁悲凉,贯注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全篇结构严谨,各联联系紧密,犹如一气呵成。中二联对仗既工整,又自然流畅,都用了流水对法。结尾,更是杜甫所说的那种“篇终接混茫”的妙笔。沈德潜评顾炎武诗“风霜之气,松柏之质,两者兼有” (《明评别裁》),林昌彝评他“古近体诗沉着雄厚,深得杜骨” (《射鹰楼诗话》),于此诗都可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