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利州南渡》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温庭筠《利州南渡》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利州,唐代属山南西道,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秀丽的嘉陵江纵贯其境。温庭筠行旅入川至此,面对大好山川景色,诗兴勃发,援笔挥毫,给后世留下这首感慨深切、意境优美的写景诗。

夕阳西下,一抹余晖映照在宽阔的江面上,粼粼波光,闪烁不定,色彩纷呈;弯曲的江岸,苍翠的山岚,林荫一片苍茫,也在夕阳的辉映下,给江堤、江面留下斑驳的倩影。诗人此刻来到这江边渡口,将扑入眼帘的景色印入脑海,写入诗中。他用“澹然”喻江面闪耀的波光,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和遐思;以“苍茫”、“翠微”状岸景,又将人的视点移于山岚,井然有序,自然贴切。

颌联承上,再次一写水中,一写岸上,“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人马共渡,马儿扬鬃长鸣于江心。“看棹去”,是从岸上的角度来观察的,表明作者尚留在岸边,饶有兴味地观赏这日暮江渡场景;船儿缓缓地浮江而去,他自己则悠闲地歇息在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

前两联描写,江中、岸上交替着墨,层次清晰,色彩分明,有色有声,尤其是颌联,更显得动静相宜,形象生动。

接着写渡江所见情景:船过江中沙洲,惊起草丛中正欲返巢的鸥鸟;回首岸上,江田万顷,一只白鹭正自由自在地飞向远方。这一联利用数量关系的巧妙组合,属对工整,且深化了诗境,增强了动感与纵深感,成为人们千古传诵的名句。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有句云: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其意境正与此联上句如出一辙,而下句中的江田白鹭之空灵悠远境界,又和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 (《积雨辋川庄作》),具有相同的神韵。

温庭筠一生不得志,此刻,他突然置身于眼前的特殊环境,不禁触景生情,浮想联翩: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欲学那春秋时楚国大夫范蠡故事,急流勇退,泛舟五湖,逍遥于江湖烟水之间而抛却一切俗念。“谁解”,其意谓,我纵有如此之志,又有谁能够真正理解呢!其内心深处的悲凉感觉不言自明; “忘机”,双关语,本意为保持纯洁内心,不追求机巧诈伪,此处指心志淡泊,与世无争。其实在颈联的下句中,人就已流露出澹然遗世之心,那卓然不群、飘然飞向云际天边的白鹭,已使他怦然心动,艳羡不已了。

此诗描写行旅利州、南渡嘉陵之际的所见所感,句句与水相关,有水中,有岸边,有近景,有远景,给人以清新隽永之感,却毫无堆砌之嫌。章法上不落俗套,摆脱了律诗前后四联起承转合的一般规律,前三联依次递承相接,选材新颖精当,意境幽远清雅,对景物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同时又为尾联的无限遐思埋下伏笔。结尾仍以“舟”、“水”绾结,使全篇一气呵成、文气贯通,仿佛他就要踏浪乘舟,立刻去追寻范蠡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