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并序)》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并序)》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 “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一。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邶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知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颖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回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栗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这首诗通过对公孙大娘师徒舞技的描写展示出50年间的兴衰史。诗人的今昔之感,尽在其中。

诗前小序说明写作本诗缘由与经过,介绍诗人观舞剑的时间是代宗大历二年(767)十月十九日,地点是夔州别驾元持的宅中,看的是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诗人问她跟谁学的,她回答我是公孙大娘的弟子,于是引起诗人对公孙大娘的回忆。序言以下内容就是回忆过去看公孙大娘舞剑器的盛况,并介绍说,公孙大娘舞技超群,在当时名居第一。然后述说写作本诗的原因,即辨明李十二娘和公孙大娘间的师承关系。追念往事,感慨万端,于是写下这篇《剑器行》。最后,小序赞扬公孙大娘舞技的影响,特别举出江苏人张旭善草书,因多次观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草书进步很快。

全诗共分四段。

第一段先写公孙大娘舞剑器技艺高超。“昔有佳人”说明从前的公孙大娘是个美丽的女子,“动四方”形容她艺高名声大。下面两句说她的舞蹈使“如山”的观众惊心动魄,甚至震动了天地。前四句是对公孙大娘作概括介绍,说明她的名望和舞技。接下去四句是对她舞蹈动作的具体描写,“霍如”、“矫如”、“来如”、“罢如”形象地描写了她舞姿的优美,同时也看出她的舞蹈收到的艺术效果。

第二段写观看李十二娘舞蹈而兴今昔之感。“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这两句承上启下。“绛唇”,指美貌; “珠袖”,指舞蹈。首句说公孙氏去世了,舞技也不在了,因此说“两寂寞”。次句说幸亏晚年有弟子继承了她的舞技。“芬芳”借代舞技。“临颍”二句,“美人”,指十二娘; “白帝”,即夔州;神扬扬,神采飞扬。这两句与序言中的“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句意: “既有以”,有根由,有名师传授,说明了李十二娘与公孙大娘的师承关系。师傅公孙大娘已是“绛唇珠袖两寂寞”,弟子这时“亦匪盛颜”,诗人自己也已经“白首”,因此抚今追昔,万般感慨。“感时抚事增惋伤”,这段的最后一句,点明了这首诗的主旨。写此诗时,杜甫年已55岁,饱经忧患,滞留异乡,自有不胜今昔兴衰之感。

第三段承“感时抚事增惋伤”句,转述先朝的盛衰。“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前句说明开元年间,国势强大,玄宗荒淫,宗荒淫,供皇帝观赏享乐的舞女就有8000人,后句说当初公孙大娘的舞技在8000人中数第一。世事变迁,转瞬间50年过去了,安史之乱搅得唐王朝天昏地暗,唐帝国由盛转衰,昔日的教坊、梨园子弟也烟消云散了,如今在寒日余辉映照下也只剩下“女乐余姿”了。这段概括写了唐王朝的兴衰,写法是由公孙大娘谈到女乐,再由女乐说到唐玄宗,运用了以点代面的手法。



“金栗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这两句承上段的“先帝”而来。唐玄宗卒于宝应元年(762),次年(广德元年)三月葬于金栗山(在今陕西蒲城县)泰陵,到写这首诗时已逾四年,陵上的树已够合拱了,而杜甫却流落在瞿塘峡旁的白帝城里。“草萧瑟”写白帝城的荒凉,反衬出诗人不胜今昔的心情。“恭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这两句回到夔府元持宅中举行的盛大宴会上,席间奏着急促的管弦乐,乐曲奏完了,席也散了,月亮从东方升起,这时候诗人禁不住有一种“乐极哀来”的悲凉心情。结尾两句,写归途心情,诗人离开元持宅后,茫然不知所往,本来长满老茧的双足是走不快的,此时心中矛盾重重,反嫌自己走得太快了。

诗的题材只是一个生活侧面,但却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历史阶段的变迁。在写法上灵活多变,全诗四段,首段用“四如”排比句,重点在于描绘;第二段以叙述为主,在写法上是虚写;三段用的是概括手法,颇多议论;结尾一段重在抒情,兼及心理刻画。另外,本诗在押韵上注意与诗的感情变化配合,如一二段诗人情绪激昂,就连用二个阴平韵;三四段情绪低沉,则连用两个入声韵,这样就使这首诗有节奏明快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