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平·代春怨》原文与赏析
刘方平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诗,要“言”的是“春怨”。诗中虽无“春”字,但从写景可见;至于“怨”字,则只能说是“水中著盐”,水可见,盐无迹,若知其味,只有品尝。
“朝日”,犹日日,时俗口语;春暮莺稀,是谓“残莺”。时已暮春,空闺独守,自然怨忧满怀,再加上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谁知“伴”是有情情更寂,莺啼更送声声愁。愁之无奈,只好拉开窗帘,这可能是想让目见,来转移其耳烦心乱吧,待到向外看去,只见芳草萋萋,碧色天涯。这,既可以勾起往日“草色青青送马蹄”的回忆,也可以引起草绿有期,征人难待的悲恨,是前者,是后者,抑或两者皆有,总难免“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李重元《忆王孙》)。目之所见,心之所思,景、事相连,更是无限伤怀,这萋萋芳草也不敢再看了,她的视线开始转移了——“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人们都很称赞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因为它先直接展现感观上所能感受的“竹喧”、“莲动”,然后,再从理性上分析其原因——“归浣女”、“下渔舟”,因果倒置,显得鲜明别致,引人注目。但是,刘方平的这两句诗没有照此模式,先写“千条尽向西”,后说“时有东风入”,他倒是按照事理的顺序先因后果如实写来。那么,这又如何评价呢?答案恐怕也是肯定的。因为这是绝句的三四两句,先“有东风入”,接着便顺势推出“尽向西”的镜头,这就是所谓“第三句得势,第四句一拍便着,譬之于射,三句如开弓,四句如放箭也” (王楷苏《骚壇八略》)。这是就绝句的一般章法而言。就其艺术表现来看,如此安排亦是颇具匠心的,唐时征戍多在西陲,征人所在,妾之所向,“杨柳千条尽向西”,不正是那离魂倩女,玉立亭亭,忧思万缕,终日西望的形象的化身吗!如此终篇,更能收到情深意挚,含而不露,扣人心弦,余味不尽的艺术效果,反之则不可能。这也说明了诗无定格,句无定式,佳与不佳,都须与抒情,造境,乃至篇章结构、体裁形式等等结合起来分析,不可依样照搬,一概而论。
“诗中须有人在”。这首诗句句写景,也句句都“有人在”,人与自然获得了奇妙的对应。“人”之所见所闻,既是情的触媒,又是意的流向,“人”之情动心驰,与物之声色势态融为一体,是情化的自然,是自然的情化,两者浑然无迹。所以王闿运说它“超妙”(《湘绮楼说诗》),决不是泛泛的溢美之辞,而应该说是一个深有体会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