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杨万里
田塍莫道细于椽, 便是桑园与菜园。
岭脚置锥留结屋, 尽驱柿栗上山巅。
杨万里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尤善山水田园诗的写作。“山中物物是诗题”,高山流水,奇花异草,游蜂戏蝶,他无不入诗。
这组诗选自《江东集》,是诗人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任职江东转运副使期间出行今皖南山区时所作。
这首诗明白如话,其诗意实在不难理解:不要埋怨田间小路细得如屋椽一般粗不及握,那是因为桑地和菜园挤满了田径两旁。无论是远眺还是近看,山上山下不是菜地便是桑园,密密麻麻一片,几难插脚其间。山脚下仅有的一小块可容“立锥”的隙地,并非弃而不问,而是留作盖造简易茅屋,以备农夫自己生活之用。即使是山顶上那无法种麦栽稻、养桑植菜之地,也栽满了柿栗等耐旱抗风的果树。
诗人在这首诗中似乎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宁静安谧的田园画,吟唱了一首悦耳的牧歌曲。但诗人通过他的诗歌,要告诉读者的绝非仅此而已。读者透过诗歌的词句,也已领略了诗人更深的寓意:土地的利用率如此之高,说明了当地百姓劳作之勤奋不已,农活之精耕细作。那末,勤劳终年的百姓生活又是如何?这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也是诗人要告诉读者的问题。诗人在这里暗用典故加以揭示而又使人浑然不觉。《汉书·食货志》云:“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从三、四句百姓在山脚隙地置屋和在山巅植柿栽栗两事,人们已不难发现,那里的百姓属于贫者,仍过着困苦无依的生活。如果再联系本组诗的另一首诗“山根一径抱溪斜,片地才宽便数家”的诗句,诗人的这种用意就更为明显。桑茶坑在今安徽省泾县地,那里虽非地广人稀之处,但亦非人口稠密之地,可百姓竟然没有自己生活的立锥之地;他们不仅要在山巅上栽种果树,还要在山坡上“一足如钩一足翘”,“乃是山农垦斜崦”以事种植,读者不禁要问:那末其余的土地又到那儿去了呢?答案自然也是清楚不过的:土地虽有,但不为贫者所有。而租种田地的百姓,为缴清沉重的租税,是不敢贸然“浪费”一寸租种来的土地,“奢侈”地盖起自己的避风遮雨之所。
这首诗,虽明白如话,但寓意却极为深刻。读者在看到诗人描绘的宁静田园画的同时,似乎也听到了诗人没有说出的画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