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
送君不可俗,为君写风竹。
君听竹梢声,是风还是哭?
若个能描风竹哭①?古云画虎难画骨②。
【注释】
①若个:谁,哪个。②“古云”句:《元曲逊孟汉卿《魔合罗》一:“你知道我是甚么人?便好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评说】
本诗选自徐渭《徐文长三集》卷五。
箑(jie),就是扇子,徐渭在扇面上画风竹一幅,为朋友子甘送行。在题诗中,他独出胸臆,以一语双关的手法,辛辣地讽刺世情。
苏轼诗尝谓:“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於潜僧绿筠轩》)而今朋友远行,画家自不会如凡夫俗子般赠钱馈物,唯画风竹一丛,以示高雅超然。单从扇面而言,竹是静止不动的,当然听不见声响,也就更难以知晓“风竹”之意。画家通过题画诗,不但使人听到了风穿竹林,啸打枝叶,更启发人思索丰富的言外之意,画外之音。“君听竹梢声,是风还是哭?”这是一个无疑而问,如果真是风声,此问岂非多余。至于竹子为何而哭,我们不妨看一看下面几首诗:
日长苦难度,墨君借以遣。细叶莫生风,风波世上满。(《水墨竹枝》)
纸畔濡毫不敢浓,窗前欲肖碧玲珑。两竿梢上无多叶,何自风波满太空? (《竹石图轴》)
郡城去海不为遥,墨箨淋漓似郁蛟。莫遣风来吹一叶,恐于笺上作波涛。(《画竹》)在这些诗中,徐渭早已将竹拟成人,成为自己和朋友的化身,象竹一般的正直之士,并没有太多的枝叶,无故会招惹如许的风波,空有满腹经纶和报国之志,而无人赏识,命运犹如风吹飘蓬,流落不定。在诗中,“风波”、“波涛”又暗示着社会的凶险与风波随处可见,稍有风起,就更推波助澜,而广大的民众却在这“风波”中遭受着更大的苦难。因而,在竹子的哭声中交织着画家与朋友心照不宣的怀才不遇之痛,也孕含着百姓苍生的疾苦。
到诗的最后,画家还不忘再次向朋友暗示自己的良苦用心。虽然世上无人能画风竹之哭声,正如古语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我只有以题诗画出“虎之骨”,让你不但知画,更知其中之心志和情意。
徐渭的这一良苦用心,为郑板桥所体察,他在任职潍县时,竟也从风竹声中听出了民瘼,这便是他的名作《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