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璧台
位于采石矶蛾眉亭左前方临江处。原名舍身崖,又称捉月台。为一平坦巨石,上刻有“联璧台”三字,后署“思道”二字。联璧台嵌于葱郁陡峭绝壁间,翘首展翅,突兀江流,势态壮观,地势险峻。相传,诗人李白醉酒后从这里跳江捉月,故名“舍身崖”,“捉月台”。游人常登临台上咏诗品题,缅怀诗仙,瞻仰采石矶的风光秀貌。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云:“采石月下逢谪仙,夜披锦袍坐钧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太平知府,池州知府、徽州知府,安庆知府与刑部主事方豪同登台游玩,嫌原名不雅,乃易名“联璧台”,即所谓“一部四府”。联璧登台,以称雅意和吉祥。由方豪(即方思道)书写,命工匠镌刻石上。今台上仍清晰可辨“联璧台”三个大字。后人又在“思道”下面,镌刻了“捉月台”三个字。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此巨石因年久风化,有一半坠入江中。
〔古诗文赏析〕 联 璧 台 明·纪元凯
蛾眉峭孤绝,游子狂不歇。
不见谪仙人,空江自明月。
“蛾眉峭孤绝,游子狂不歇。”站在采石蛾眉亭前那面临大江、陡峭突兀的联璧台上,纵目西眺,但见茫茫江天尽头,夹江两岩凸现出两抹如蚕蛾般的黛眉,一江碧水从中蜿蜒流过,似传出万般柔情。这两株“蛾眉”,便是李白曾经吟咏过的“天门山”。天门山峭崖陡壁,在平缓的长江两崖,更显得孤特奇绝。在联璧台上虽然无法得见天门山的峭势险境,但曾登临或近观过天门山的游子,在这里虽然只是见到两撇蛾眉,眼前也会浮现出蛾眉—— 天门“峭孤绝”特有的画境。如此,游子们伫立在联璧台上,便会有着万般感慨。遥想当年,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李白,在这里自吟起他所写的《望天门山》。他手举酒杯,目赏明月,岂能不如痴如醉,如狂如癫,难以止歇呢?
“不见谪仙人,空江自明月。”滔滔江水,日夜奔流不息,然而,这联璧台上已不见了谪仙诗人,是在此“舍身”“捉月”去了吗?宋代诗人梅尧臣说得好,言谪仙乃是:“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即使翻然入水捉明月,却也不应是“暴落饥蛟涎”,而是“骑鲸上青天”,真正地羽化登仙去了。眼前年事已非,但“空江”依旧,“明月”依旧,依然是阔江之中江水滔滔,依然是青天之上,明月朗照;但却催引当今的游子生发出多少怀古之幽情、崇敬谪仙的景慕!触景生情,来此赏景吟诗的游子们不免会联想起唐代诗人张若虚那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江天一夜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是啊,登临联璧台,一则一赏远方那两 抹蛾眉,想象一番又作为“天门”的蛾眉的峭然陡势; 二则是念想一番李白当年飞身揽月,骑鲸上天的浪漫,并生发出人生苦短、江山不朽的哲理来。
这或许正是游子身临“联璧台”,又吟咏《联璧台》时,必然会有的感受与收益吧。
(舒咏平)
〔民间传说〕 说起联璧台,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李白跳江捉月的传说故事。
李白 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到了晚年,生活穷困潦倒,也日日离不开酒。
李白62岁那年,最后 一次来采石游玩。中秋之夜,一轮皓月高悬空江之上,把江水、山峦镀上了一层银辉。江边赏月的人越来越多,李白也来到了那块他常坐的平坦的大石墩上。人们见诗人来了,就纷纷向他涌来。采石人敬仰李白,常和他一起饮酒,听他咏诗。这时有人高声说道:“诗仙,今夜月色正好,吟几首诗给我们大伙儿听听吧!”
有人递过满满一大碗酒,李白接过后,仰望明月,双手擎起。年年中秋月儿圆,而我李白五岁能诵六甲,十岁熟读诸史,十五岁能作赋,二十岁被喻为“天下英丽”。我志在安社稷,济苍生,但结果却遭到昏君奸佞的撇弃,到头来我两鬓染霜,疾病缠身,生活还靠别人接济。秋月啊,你年年中秋又圆、又亮,为什么人世间竟如此不平。李白想着想着,百感交加,怆然泪下。我如此清醒地活着,不如长醉于酒中。
李白捧着酒碗,一饮而尽。一碗,两碗……他抬起头,望着明月,明月似乎越来越大。李白仿佛看到嫦娥在向他微笑,吴刚正捧着一坛香醇的桂花酒在向他招手。李白低下头,看见了那轮皎月嵌在江面。“嫦娥,吴刚,你们不要走,我来了。”李白突然大声呼喊着,张开双臂,扑下悬崖。
听说李白跳江捉月,人们都涌到矶头,扑进江中打捞。岸上的老人,娃娃,哭得象泪人一样。那凄惨的景象,使江水停止了流动,月亮躲进了云层。突然,月亮穿过云层,江水掀起拍天巨浪。大江深处,现出一条白花花的水路,两旁浪花如堵。一条带翅的鲸鱼从江底“扑喇喇”冲出,直向明月飞去。
“瞧!那不是仙人吗?他没死!没死!”人们欢呼雀跃。
人们看见,鲸鱼脊背上骑着李白,只见他身着白衣,举着酒杯。潇洒自若,微笑着向采石矶的人群致意。
第二天,人有在江心洲的浅滩上,捞到了李白在水中脱落的宫锦袍和帽子。人们把锦袍和帽子葬在翠螺山,立了座碑,上刻“李白衣冠冢”几个字。
人们把李白跳江的那块岩石称为“捉月台”。
(匡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