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獬《观涛》原文与赏析

郑獬《观涛》原文与赏析

郑獬

怒涛沃日为之阴,下有蛟龙不测深;

若比人间恶风浪,长江风浪本无心。

滚滚浪涛,总能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思。曾称雄一时,叱咤风云的人物曹操,登临碣石,面对一望无际的浩瀚沧海,聆听那“洪波涌起”之声,不禁感叹沧海的广阔浩大。一代文豪苏轼,神游赤壁,看到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雄伟的景色,遥想千古风流人物也只能被这汹涌浪涛无情地淘尽,不免发出“人生如梦”的叹息。郑獬伫立在钱塘江畔,面临江涛澎湃,倾听水击石声,自然也有万分感慨,但他不是赞叹波涛的壮美,亦非慨叹人世沧桑,他感叹的是自然风浪尚不可测,人间恶浪就更难提防了。

郑獬,为人正直,敢于直言不讳,有如其名。据说,獬是传说中的一种异兽,能辩是非,见人争斗,就用角去撞那没有道理的人。宋英宗即位时,治永昭山陵,全部袭用乾兴制度。郑獬上奏道:“今国用空泛,近者赏军,已见横敛,富室嗟怨,流闻京师。先帝节俭爱民,盖出天性,凡服用器玩,极于朴陋,此天下所共知也,而山陵制度,乃欲效乾兴最盛之时,独不伤俭德乎?”郑獬的诗一如其人,豪爽率直,峭整无长语,其中不少是直接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这首《观涛》就是借浩浩怒涛来指斥人间的险恶的。

起首二句,江涛汹涌的壮观深深激发了诗人的情感,澎湃的感情有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突发而来,一泻而下。诗人以极其大胆的夸张,写出钱塘波涛的惊险,奔腾的江水像发怒般掀起层层巨浪,浩浩荡荡,上下翻腾,这凶猛的浪水的到来仿佛已将太阳淹没了,使之失去了光辉,阴沉下来。诗人在此没有用“遮”字,而是用了一个“沃”字。沃者,浇灌也,更见出高与猛。这一奇特的想象,不仅写出了江浪高耸入云,象要穿透天空,而且写出了江浪的气势非凡。这一切都扣住了篇首的第一个字“怒”。如怒的江水,奔腾不息。而能掀起如此巨浪,江水一定很深。究竟有多深? 不得而知。于是乎,诗人又发奇想,这可能是江中藏有蛟龙,在此兴风作浪吧! 蛟龙是古代传说中能发洪水的龙。诗人从虚处落笔,留给读者以展开想象的余地。这两句,诗人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对钱塘怒涛进行了一番描绘,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诗人极写涛之狂,而意则在下面的二句议论。

荡荡江水,水中藏蛟,擎起浩浩波涛,能“沃日为之阴”。如此壮观,若在曹操眼前,定能激发他那豪情壮志; 若在苏轼眼前,定能勾起他对古代文人志士的缅怀。可这一壮景展现在郑獬的面前,却引出了他无奈的叹息。哎——,怒涛再猛再险,与人间风浪的险恶相比,也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蛟龙唤来的长江风浪毕竟是无心的,可人间小人拨弄而起的风浪则是人为的,让人防不胜防呀。大凡有所见,才有所思。郑獬生活的时代正值王安石变法。当时,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互相倾轧,斗争激烈,他身居要职,对此不可能无动于衷。加之,他曾因指责王安石新法对百姓有害无益而与王安石交恶。据 《宋史》卷三二一载,郑獬曾上疏,提出“申诏中外”的建议,要求宋英宗广招贤士,以“有益治道”。当时英宗很赞赏这一建议,下令采纳。可由于小人从中作梗,谗言四起,使英宋旋即又废除此令,一个好建议就这样夭折了,以致郑獬无可奈何地喊出:“以浮言废之,可乎?”世间的险恶,人心的难防,使诗人面对翻腾的怒涛,从内心发出了“若比人间恶风浪,长江风浪本无心”的呼声。

我国诗歌发展到宋,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即“多议论”,“以文为诗”。后人多加指责。其实这些特点既可说是宋诗的缺点,也可谓是宋诗的长处,正如吴之振在 《宋诗钞·序》中所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宋诗并非毫无形象思维,它往往从某一景、某一物得出某种道理,使诗富有哲理性。郑獬的这首 《观涛》,便是诗人见景生情,有感而发,因而,读者读后,不仅有如临其境之感,而且还受到了某种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