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钟琪《天山》原文与赏析
岳钟琪
偶立崇椒望,天山中外分。
玉门千里月,盐泽一川云。
峭壁遗唐篆,残碑纪汉军。
未穷临眺意,大雪集征裙。
岳钟琪曾数次出塞,一生在军旅中度过,塞外奇景吸引着这位戎马倥偬的将军。故而行军所到之处,于军务之暇,亦多吟咏。时值清代盛期,加之平叛战争顺乎民意,兵锋所指,所向披靡。故其诗感情豪迈,境界开阔,风格雄浑。《天山》这首七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此诗作于屯兵巴里坤时,是一首登临寄慨之作。此处天山,指哈密境内的北天山,又称时罗漫山。这里苍山负翠,峭壁耸立,与巴里坤湖水遥相映衬,又是古代由哈密至巴里坤的必经之路,所以过山者亦多题咏。
首颔两联写登高远望。崇椒: 高山顶。作者登上时罗漫山顶,只见高耸的山峦成为中外的分界。回望玉门关内明月千里,感慨顿生,这里包含着多少行军的艰辛、思乡的深情! 向前望又看到另一种景象:“盐泽一川云。”盐泽: 这里指巴里坤湖。因湖产食盐,故云。前方巴里坤湖上,天水相接,一片苍茫。这既是写实,又有象征意义,作者由此想到这次进击准噶尔的前景如何呢?“千里月”写路途之遥,“一川云”写空间之阔,很有特色,同时在写景中透露出思乡之情与对战事的思索。
颈联仍是望中所见,既写景又抒情。陡峭的石壁上有唐代的篆刻,残缺的碑文记载着汉军的功绩。“唐篆”: 当指姜行本纪功碑。碑述贞观十四年 (640) 侯君集率军平高昌之役攻夺伊吾时罗漫山事,碑现藏新疆博物馆。“残碑”: 指裴岑碑。雍正七年 (1729) 发现于巴里坤石人子地方。碑述东汉永和年间,敦煌太守裴岑率郡兵败匈奴王呼延王寿,刻石立祠纪功。碑现藏新疆博物馆。这里承接前句,用“唐篆”、“残碑”表达了清军必胜的信念。这次战事将会如何呢? 回答是,也将会像汉唐的军队那样,取得胜利,于此再刻石纪功。如果说前面的“千里月”、“一川云”还有思乡及迷茫情绪的话,那么这里只有坦然豪迈之情了。最后两句“未穷临眺意,大雪集征裙”,写出诗人此时情趣正浓,精神振奋。大好山河及英雄业绩引起作者的遐想、深思,表现出必胜的信心。大雪已漫天飞舞,落满征衣,但诗人的豪兴丝毫不减,在写景中突现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全诗紧紧扣住一个“望”字来写。以登高远望开始,以“临眺意”未减作结,其中又以“望”时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结构谨严,情景融为一体,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