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马鞍山·浮丘山》诗词散文赏析

《马鞍山·浮丘山》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安徽省当涂县城北2.5公里,宁芜公路旁。又称黄山。据民国《当涂县志》记载,黄山高四十丈,相传仙翁浮丘牧鸡于此,故名浮丘山。旧时江水直至山下,又称黄江山。今名为黄山。山巅有黄山塔,据说为南朝宋武帝刘裕所建,后几经修葺。塔高25米,直径约2米,底17.6米,为砖石结构。檐状为莲瓣,五层八面,每层有四拱门中间空心。现塔身内外均有一些残损。唐李白“长啸依天梯”诗句,即指此塔。昔时,山上有凌歊台,为南朝宋孝武帝刘骏所建的避暑离宫。唐诗人许浑云:“宋祖凌歊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今山上仍存方丈巨石遗址,并有明人刻字。县志记载:“山之阳有东岳庙、广福寺。寺后旧多青松,邑令章嘉祯植,人称‘章公松’。上有深云馆、怀古台、誓清堂,今皆废。”誓清堂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年—1224年),是为了纪念东晋爱国将领祖逖“渡江击楫,誓师于此”,取“誓清中原”之意,名为“誓清堂”。南宋淳佑年间(1241年—1252年)重修时,易名“极目亭”,并有米芾所书“极目亭”匾额。今登临山巅,可揽江胜。

〔古诗文赏析〕 凌 歊 台 唐·李白



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

叠嶂列远空,杂花间平陆。

闲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



南朝宋武帝建离宫于当涂县黄山之上。此山“与徽州、宁国二郡界内之黄山,名同而地异。”据《江南通志》载,凌歊台在黄山上,“有石如案,高可五尺,顶平而圆,宋武帝建宫避暑处。”又据周必大《泛舟游山录》云:“出北门五里余,登凌歊台,台在黄山上,本不高,而望甚远。西南即青山、却顾采石、天门及溧阳、和州诸山,皆在目中。”李白登临赏玩的,便是此台。“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写登台眺望,眼界顿开。此就台写起,引发所见之景。

中间四句“叠嶂列远空,杂花间平陆,闲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写远近之景。远景,见诸山蜿蜒不尽,山峦重叠,排列在天边;近景,见高高低低、起伏不平的原野上长满各色璀灿的花朵。“闲云”,写云的悠然自得,无拘无束,舒卷自如。窗牖,当是南朝离宫的断壁残垣。看闲云缭绕,自由出入窗牖,不免让人产生荒凉之叹。那松竹或许是当年建离宫时种植的,却因长年无人照料,各种野生杂木混生,但见翠绿一片,已难分清个子丑寅卯了。这四句由远及近,由景及情,已蕴含有凭吊之意,物是人非,春色依旧。朝代的兴衰更替,并不妨碍大地回春。春风吹开了各种各样的野花,吹绿了松竹。人世代谢,景观却如昨日,只是不见了昔日的帝王宫妃,也落得个消闲自在。

“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有心览古,自然应读一读碑文。古人建碑,无非是记事、纪功,以期流芳百世。却不料这碑文也因年代久远,绿苔横生,字迹模糊,已不堪读。诗人最后把笔墨集中在碑石之上,说碑已不堪读,而不堪读的原因,竟然是那星星斑斑的绿苔。若此碑有历史价值,值得人们爱护,恐怕不至于惨遭如此下场。想把名字刻入石头,希望不朽的统治者们,也应该深思了。

这首诗若不深读,也许会认为它是一般的怀古之作。诗人李白的伟大之处,在于平凡中写出新意。他怀古而不依恋,还能更进一层写历史的沉思,借人们熟视无睹的平凡事物写自己深刻的历史感想,使这首貌似写景的怀古诗具有了异常丰富的历史内涵,并有着警世的作用。

(周家群)



〔现代散文〕 当涂,是李白晚年淹留,逝后埋骨的地方。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宛若一块点缀在长江之滨的玲珑碧玉。到当涂游玩,青山李白墓等诗人留有遗踪的地方自然不可不去,但一些塔桥庙宇、亭台楼阁却也是很耐一看的。

仲秋的一天,我与一些远方客人游罢采石矶,便驱车前往当涂的大青山拜谒李白墓。车行宁芜公路上,我们看到路东突起一座山来,山顶矗立着一座宝塔,犹如一柄利剑。登上塔顶,凭高眺望,定然是别有情趣的。我们便停车,往山上的宝塔行去。

据言,这座山有好几个名儿:浮丘山、黄山、黄江山,每个名字后面想必都会有着一个美妙的传说。

宝塔名为黄山孤塔,砖木结构,中问空心,共五层八面,在塔根下仰视便显得很高。塔的周围松竹苍翠,景色优美。登上五层的塔顶,但可望见滚滚长江奔腾北去,平畴山峦连绵不绝,田野中的金黄稻浪一波波地漾过来又漾过去,好一幅江南田园图。塔的东山坡有一群巨石,石面平滑,名仙人台。相传古仙人浮丘公牧鸡于此。也有的说张果老等八仙过海时路过此处小憩而得名。不管哪路仙人留下的仙踪,喜好猎奇的我禁不住诱惑,率先到仙人台上坐一坐以望沾点仙气,同游者耐不住,也学我且做一瞬仙人。仙人台上还有摩崖石刻,字迹依稀可辨,笔力遒劲洒脱,文曰:“巨石如巨人,站立山之侧。古今不复知,疑卧和氏璧。”曾读过史书,这塔前还曾营造过南朝宋武帝刘裕的避暑离宫,名为凌歊台。可惜,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片废墟上的平地。李白曾在此处写下《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和《凌歊台》等不朽的诗篇。一次,他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汛舟赴华阴时,特意停舟遨游黄山,并写诗赞美孤塔,有诗联曰:“送君登黄山,长啸依天梯”。孤塔之雄姿,由此可见一斑。

在孤塔前,我们还能从西南方向看见另一塔,该塔名叫“金柱塔”,与黄山孤塔遥遥相对,好象一对情侣,脉脉含情,看来孤塔还并不孤单。据说,明代万历年间,乡民们为了兴建圩堤,挖土挑方,意外地挖出宋时埋藏的一窖黄金,县令便以其金征购民田为塔基,垒土成阜,不到一年,建成六角七层宝塔于姑溪河入长江口处,以镇水土流失。此塔初名“铁淋”,不久改为“金柱”,内中含意深遂,大概是说“非金而有金肋,非柱而有柱形”。清康熙年间曾予重修,并建一堂一亭于塔下,周围植以花卉修竹,供游人观赏。而今堂亭俱毁,唯塔仍傲然屹立。因塔临长江,如能登临一望,定能看到无限风光的。我们是很想往金柱塔去一览胜迹的,由于行程匆匆,只能怅怅地在心头存此一念了。

(舒咏平)



〔民间文学〕 当涂城北黄山顶上有座宝塔,上下五层一样粗,象根光秃秃的石柱,显得矮小丑陋。城西金柱关也有一座宝塔,高大雄伟,造型美观,飞檐翘角,内有石阶,游人可拾级而上,鸟瞰大江南北秀丽风光。

提起这两座宝塔,还有一段传说。古时候,有个技艺高超的瓦匠,造了不计其数的殿堂庙宇,涵闸斗门,名气越来越大,聘他做工的人越来越多。因此,他渐渐地摆起了架子,凡是没有毛驴和轿子来接的,休想请得动他,即使请去了,他也很少动手,只是坐在一旁,品着细茶,指手划脚地教徒弟干活。

他那个徒弟是个好小伙子,为人忠厚老实,爱动脑筋,肯花力气。天长日久,他的手艺赶上了师傅。有一次,他造了一座石桥,玲珑别致,坚固无比。有位秀才路过此桥时,惊叹不已,挥笔题赠了四个大字“天下第一”,并请匠人刻成石碑立在桥头。消息传到师傅那里,师傅火冒三丈,当即赶到桥头,恨不得一脚把碑踢翻。恰巧那位题字的秀才来了,师傅更是火上加油,一把扯住秀才的衣领,要他把这块石碑移到自己造的另一座桥上去。

秀才不依,二人便扭打起来,一直闹到县官那里。县官听完二人争辩,陡然想出一条妙计,他对瓦匠师傅说:“本县正想营造两座宝塔,以镇风水。一座在西,一座在北,你和徒弟各造一座,限七日完工,看谁造得好,‘天下第一’碑就归谁。”怒气冲冲的秀才,听了县官的话,喜笑颜开,点头赞许。

第二天,师徒二人开始造塔。徒弟说:“恩师家住黄山旁,不妨就近施工。”师傅知道徒弟心眼好,便接过话茬:“弟子言之有理,那就一言为定喽。”话毕,徒弟飞步奔往江边金柱关,不顾浑身汗水淋漓,马上拿起瓦刀劈劈叭叭砌将起来。晚上月黑风狂,他挑灯夜战,宝塔就象春笋一般往上直冒。而师傅呐,他却故作镇静,与村人海阔天空地谈今论古,喝酒猜拳,妻子几次问他何时动手,他却漫不经心地说:“娘子何必发愁?我造宝塔,不费吹灰之力,就是闭上一只眼睛,绑住了一只手,也要比弟子造得又快又好。七天之后,你看‘天下第一’碑不送到我家里才怪哩。”

六天过去了,师傅还在喝酒猜拳。第七天的中午,妻子惊惊慌慌地从外面跑了进来,说:“不好了,你徒弟的宝塔已砌到顶了。”师傅这才放下酒杯,跑到门口朝西南江边一看,果然有一座宝塔耸入云霄。俗话说急中生智,他屁股一磨,转身回家扛了一只水车上的五人轴,气喘吁吁地爬到黄山顶上,把水车轴往地上一竖,急急忙忙用砖块在轴的外面砌了一个圆圈,等到太阳落山时,他已累得精疲力尽了,但仍然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神气活现地对妻子说:“你看我这座宝塔,不是比弟子造的那座宝塔高出半座山吗?”

那块“天下第一”的石碑,虽然不知县官判给谁了,但是师徒造塔的故事却在民间流传下来。

(刘万友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