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缙云山风景名胜区·北温泉》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缙云山北坡,嘉陵江南岸,距重庆市中区56公里。北温泉公园前身是温泉寺,创建于公元423年。十三世纪初,山岩垮塌,寺庙被毁。1426年又重建新殿。1927年创建和改建了游泳池、浴室、餐厅、旅馆,成为游览消暑胜地。处处有景,步步有花,别具匠心。四大殿自下而上为关圣殿、接引殿、大佛殿、观音殿。大佛殿内有明代佛像一座,殿旁流水潺潺,汇于戏鱼池内。观音殿又称铁瓦殿,殿宇用铁瓦、石柱建成,殿前有三百余年紫薇花树一株。四大殿的东边有古香园、石刻园、观鱼池、荷花池;西边,有紫薇花路,笔柏耸立,配之花圃、橘林,生气盎然;北面,危崖直下,是乳花洞,洞深七十多米,洞内钟乳悬垂,百笋嶙峋,千姿百态,最深处可闻嘉陵江水流声。出乳花洞,即到“五潭映月”,这里有五个形态各异的小池,迭连而下。当月白风清之夜,景色更加幽美。四大殿的西面有温泉游泳池和新开辟的五龙壁景点,这里溪水淙淙,草坪茵茵,鸟语花香,风景秀丽。园内设有温泉游泳池三个,浴室三十多间,泉水温度在摄氏32度以上,含石灰质,可治风湿和皮肤病,游人四季均可游泳和沐浴。有班车和班船通达。
[古诗文赏析] 雨中泊温泉寺下明·卢雍
江中波涛小三峡,灯前风景一孤舟。
温泉见说能除病,浊酒沽来亦解愁。
这是明人卢雍咏重庆北温泉的一首诗。重庆北温泉与北京玉泉、镇江中泠泉等被人誉为“天下第一泉”。嘉陵江流至重庆附近一带,穿过三道山谷,形成了“小三峡”——沥濞峡、温塘峡、观音峡。北温泉即在温塘峡江边。传说古代有两位道人,撞翻神火酒壶,变成了此间大小山洞碧潭。又因神火所坠,使水温热,形成“温泉”,传说当然无稽,但却增添了北温泉的神奇色彩。
温泉水由于来自地下,经过地热加温,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治疗许多疾病。温泉的这种疗用和科学原理在今天已广为人知,但在古代也很早就为人们所知。这首诗就包含了古人的这一认识。
诗的前两句写景。诗人在雨中经过波涛汹涌的“小三峡”,来到温泉下,一叶孤舟在高山急峡中更显渺小。面临风雨险境,诗人在灯下更加思家念亲,不免愁绪满怀。而这时,诗人想到了温泉,温泉水能治病,当然也能除愁。因而,他一面喝着酒,一面欣赏着温泉奇景,忘记了风雨,忘记了险境,也忘记了愁思,沉浸在大自然的雄奇美色之中。
全诗平易如话,通俗易懂。但由于诗人运用抑扬手法,平中出奇,将温泉之奇妙衬托出来。前两句为“抑”,后两句一转一扬,诗的奇趣便于跌宕中显现出来。特别是首两句的对仗,不仅在意境上一大一小,一险一平,构成对比,并且巧妙运用数字,将“小三峡”与“一孤舟”入对,更显奇巧。
今天的北温泉成为长江上的 一大景点,游泳池、公园、寺庙、溶洞、泉山形成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国内外大批游人,当然不会再产生卢雍那样的孤寂之感了。
(徐志平)
[现代散文] 身处异域的游子,最容易被感动的,是乡情;最容易思念的,是故乡。昨日不回头地抛弃的,在此后永夜的孤独与静寂中,总是那么闪闪烁烁地、可望而不可及。对于我来说,缙云山意味着我所失去的一切,意味着故乡,意味着母亲。
远在北方冷峻的高原上,一个人在冬季死气沉沉的田野上漫步,或者在草原上那空大得仿佛要把我吞噬掉的天空下,在深夜一间散着浓重烟味酒味的屋子里,在一群害着同样相思病的人们的沉默中,像一丝细而亮的小提琴声那么引我落泪的,像一缕飘过的风那么给我抚慰的,像一只悠悠南去的雁那么带着我的忧伤的,唯有我的缙云山。
在我幽幽回眸中,缙云山永远吹拂着母亲般的风,柔和、甘凉。即使在盛夏的酷暑中,山中总也有雾,遮掩着竹林中细细软软的小路;而冬天,它却依然草木葱茏,郁郁苍苍。
从小时候起,我便迷恋着缙云山,我的童年和爱情都是和缙云连在一起的。尽管一想起便有一阵阵的心痛,夜深人静时,我却常常一遍遍地在心里描摹着远逝了的缙云山,在缙云山的那些日日夜夜。
曾经在很少为人所知的缙云山庄里,每晚的靠着爱人的胸膛,陶醉于隐隐的腊梅花香,分享着仿佛混沌未开的万古寂静;白天便沿着弯弯曲曲的田间小径,听鸟啼犬吠,或奔跑,或沉思;或者徘徊于映着婀娜竹影的清清池塘;或者踏着沙沙作响的落叶,在竹林深处嬉闹,亲吻;直到天黑,月光把路面染成蓝色,我们才顺着石梯,静静地走回山庄。这时满天星星格外凸出,仿佛透明的琴键被宇宙神秘的手指一一弹拨,响了几声最原始的音……
缙云山不仅仅有着女性般婆娑多姿的美丽,更蕴藏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深意。一个黄昏,在后山一个红泥土的小山岗上,我曾含泪凝视着铺呈于我的那一种壮丽的景象——
满山活泼泼的楠竹,满山蓬松、苍翠的竹枝,一层层轻柔地覆盖着缙云山优美的身躯,从上到下,每一阵风来,竹枝便宛若山的长长的秀发,轻轻地向我飘动,如潮、如雾,缓缓地,一波一波地流泻着,仿佛要挽留我、淹没我……林涛时远时近,隆隆作响……这时,西天的橙色浸围过来,浸染着我翻卷的潮、缙云山的潮、浸染着观潮的我们……在远方,一株很青细的小楠竹,在暮色的苍茫中,独自静默地、婷婷地、站立着。
我震慑于那种生命的萌动,那不羁而庄严的生命,展开着宇宙中最原始、最质朴的美……
那是一种令人刻骨铭心的美,在北方的漫长岁月中,一旦忆起,便有一种无法遏止的失落感。我记得在缙云山顶,一个小女孩曾轻轻地放飞了一只鸽子,她快乐地拉着父亲的手大叫:“飞到妈妈那里去了,飞回家去啦……”,引得我对着鸽子消失的那一片空白处怅望良久,后来,当我在人海中身不由己地沉浮而不能解脱时,有一种悲哀便会弥漫我的心:我是游子,不仅是南方的游子、生身母亲的游子,更是自然的游子、永恒的游子……因为,我们永远不能返回我们所由之而来的地方,我们永远不能返回自然……
缙云山呵,我就是你的游子,失去故乡的游子……
当北风横行,当我在西北高原枯萎的土地上思乡的时候,没有冬天的缙云山便如一支远去的旋律,永远不能企及,不能占有,却又永恒地向我渗透过来,诱惑着我那颗纤弱弱的心,永不宁息。
(慰林)
[民间文学] 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一天,天宫里的南道人和北道人受玉帝之命,下凡来查访一件要事。这两位神仙在宫里曾经管过瑶池的酒窖,自然是两个老酒鬼。他俩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总是随身携带着王母娘娘赐给他们的酒壶。
话说南道人和北道人来到天府之国的重庆上空,按下云头,落地后往四下里一看:哦哟!这里两川碧水,四面皆山,林木葱翠,鸟语花香,好生幽美。
他俩身心大爽,酒瘾发作,于是便隔江对坐下来,南道人从身上取出“仙女酒壶”,北道人从身上取出“乳花酒壶”,又各自燃起一堆柴火,将酒烫热,尽情畅饮,不觉忘乎所以了。突然在天空中响起了一闷雷,惊得两位神仙从地上蹦起,仙女酒壶和乳花酒壶几乎同时被绊翻在地。因为他俩酒兴大发之后,早把玉帝的圣旨忘光了,这声闷雷正是玉帝派来的雷公大仙催发他俩哩!他俩知道大事不好,惊吓不已,慌忙回天宫服罪去了。
南道人和北道人走得慌忙,被绊翻的两把酒壶变成了两个幽深奇特的岩洞,就是今天是仙女洞和乳花洞。仙女酒壶中溢出的仙酒,化成了一挂永流不息的飞泉,并流满了洞下一处池潭,这便是玉湖泉。仙酒溅到建文峰上,即成玉泉。溅到花溪河中,即成神龙口中的珍珠,后来又化作龙泉。乳花酒壶中溢出的仙酒变成了乳花洞中缓缓溢出的一股清泉,注满了五个池潭,这便是“五潭映月”泉池。溢出的仙酒从两个未烬的火堆上淌过去,便化成为我们今天得以沐肌浴肤的南温泉和北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