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南京·煦园》诗词散文赏析

《南京·煦园》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早在六百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就在这一带建造汉王府,安置陈友谅之子陈理。明永乐初年,明成祖封其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并在这里建造王府。煦园原系府邸花园,其得名便源于此。清初,在汉王府旧址设两江总督署,统辖江南(包括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江西两省。太平天国时期,这里是天王宫殿所在地。煦园为南京著名的古典园林,该园以水为主,园内假山参差,花木扶疏,回廊曲折,四季景色应时而异,号称南京的城市山林。园内有造型奇特的“方胜亭”,此亭由2座方亭重叠而成,浑然一体,故又称“鸳鸯亭”。古色古香的“桐音馆”,为听桐音而建。池西游龙状的围墙和西凉台上的团龙五彩砖雕,具有浓郁的太平天国风格。煦园景物中,最具特色的当数泊在水池正中的“不系舟”石舫,此舫为清代建筑,长约六七丈,分前后两舱,造型精巧,形象逼真,两座石桥联系两岸和石舫,艺术风格非常独特。煦园西侧,有7间西式平房,原系花厅,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办公室遗址。

〔现代散文〕 南京为十代都会,具有江南独特风格的园林遍及市内外,其间尤以城南的瞻园和城中的煦园最为脍炙人口。特别是煦园,尽管经历了很多动乱,但它那苍劲古朴而又瑰丽端庄的历史风貌,并未因年华老大而呈现衰颓,且经过不断修葺,越来越风光了。

煦园的地势,一直处于古城南京的中轴线中段东部的长江路,这里过去称之为沭府东门,曾经作过两江总督的衙署、太平天国天王府、孙中山先生临时大总统府、南京留守府、江苏督军署和国民政府的所在。

园内有一个较大的池塘,是用人工沟通杨吴城濠和珍珠河,开凿而成为现在的“太平湖”,这个湖现在成了全园景点的中枢。所有亭台楼阁等建筑物都环绕在湖的四周。特别引人入胜的是湖中那个石舫。据考:清代乾隆朝的两江总督尹继善在池中“构屋如航”,1757年(乾隆廿二年)乾隆皇帝弘历二次南巡至此,特为石舫题匾“不系舟”。太平天国定都南京,随着宫廷建筑把石舫大事修饰了一番。在石舫的门柱上倒挂了两个小石狮子,雕刻得非常精致。不能看轻这个石舫,洪秀全和孙中山都在其上处理过公务;民国南京留守黄兴也在石舫后室办过公。

在太平湖的东侧有一所翘角飞檐的方轩,曾被两江总督曾国藩作过花厅用的“桐音阁”,因于风雨之日桐叶经风吹雨打发出动听的清响而得名。建筑得颇有气概。

园内还有三座碑很有历史价值。其一,为东吴孙皓的“天玺记功碑”(又名“天发神谶碑”),后断为三段,故又称“三段碑”。残碑迁移到夫子庙后尊经阁内,后尊经阁于清嘉庆年间被焚,碑亦毁。其二,在太平天国时建筑的“望亭”,楼上有清代两江总督陶澍上道光皇帝宁谢恩折子而书刻的方碑,并于碑上刻有陶澍家乡湖南洞庭湖两岸‘资江印心石屋山水全图’。其三,园东游龙墙前方型小轩里有用汉白玉石摹刻的《枫桥夜泊》诗碑,工艺亦颇动人。

与“望亭”隔水相望的还有一座双顶并列和合难分,掩映于苍梧翠竹中,被誉为有爱情象征的“鸳鸯亭”,更是巧夺天工,耐人玩味。“忘飞阁”也是一个逗人留连的建筑物,相传飞禽起落能够看到自己在湖水里的倒影乐而忘飞,因而得名。

此外,还有一座“漪澜亭”,也是翘角飞檐十分壮丽,据传原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机要室,孙中山也在里面办过公。1983年已被辟为“洪秀全历史陈列室”。

除以上的景点外,园内还有一座“夕佳楼”和一座古戏台,“夕佳楼”是洪秀全消夏用的;古戏台是洪秀全看戏用的,都是天京的胜迹。至于以“秀、皱、漏、秀、瘦”著称于时的一组组叠成假山、形成各种图案的太湖石,游人到此,更是令人称“绝”的。

太平湖西面还有纪念孙中山先生任临时政府执行总统任务的几间西式平房办公室,仍按当年办公时的布局分为总统办公室、会客室和休息室。正中穿堂处更设有中山先生全身塑像。并在总统会议室展出了有关的文史资料。

如今,煦园所在的天王府旧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市旅游重点之一。现在来往于煦园游览的人一年到头从早至晚络绎不绝。

(岳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