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安徽省·虞姬墓》古诗词赏析大全

关于描写《安徽省·虞姬墓》古诗词赏析大全

虞姬墓,在安徽灵璧县城东,宿泗公路旁。墓前一石碑,横额题“巾帼千秋”,右为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左为“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由此文可见当时悲壮的场面,不仅美人泣歌,项羽也泪如雨下,其将士也均低首悲泣,虞姬当时自刎而死。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诗名] 和垓下歌

[作者] 虞姬,其名为虞,也称虞美人,西楚霸王项羽姬妾,常随军出征。垓下项羽被围时,她和项王垓下歌后,拔剑自刎而死。

[注释] ●略地:略是取、夺的意思,略地即占领了楚王地方。●大王:对项羽之称。●意气尽:项羽当时所歌的垓下歌,已发出对失败的哀叹,说明其意气已尽。●何聊生: “怎么能苟且偷生?”



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今穷。

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



[诗名] 虞姬墓

[作者] 苏辙,宋诗人,苏轼之弟。

[注释] ●布叛: 布指项羽手下的主将之一英布,秦末人,因犯了秦法处了黥刑 (刻面额等法,以墨涅之,又称墨刑),故又称黥布,跟随项羽反秦,破秦军,入咸阳,有大功,后因事忤项羽,叛楚投汉,助刘邦破项羽于垓下,故称布叛。●增亡:增指项羽的谋臣范增,秦末人,足智多谋,年70岁时,辅佐项羽起兵,使项羽威服诸侯成霸业,项羽尊他为亚父。但由于项刚愎自用,楚汉鸿门之会,范增劝项羽杀沛公刘邦,项羽不听,后来反而听信刘邦离间之计,猜疑范增,夺了范增之权,范增愤怒辞去,至彭城,疽发而死,故称增亡。●羽翮: 鸟类翅膀上的羽骨,是一羽之柱。英布、范增的离去是摧残了项羽两翅之柱。●艰难句:在困难的时刻,项羽几乎成了孤家寡人,只有虞姬忠贞地跟随着他。●谁使:谁能辅佐项羽抗击西来的沛公呢?此句感叹项羽因自身的一系列错误而导致垓下悲剧。



歌罢伤心泪几行,江山旋逐楚声亡。

贞心甘向秋霜剑,不欲含情学汉装。



[诗名] 虞姬

[作者] 朱德蓉,明末人,明臣祁班孙之妻。

[注释] ●歌罢句: 指垓下项羽与虞姬夜饮,项羽起舞咏《垓下歌》,伤心落泪数行。●江山句:项羽当年成为诸侯之王,夺得了大半江山,如今兵困垓下,在四面楚歌中,江山全被刘邦所得。楚声,楚歌。●贞心句:虞姬有贞心,唱完《和垓下歌》后,以秋霜剑自刎。●不欲句:说虞姬虽是女流之辈,但对项羽一片忠心,知霸王已临灭亡之时,她不愿背弃项羽去学穿汉装,向刘邦献媚送情。诗句赞美了虞姬的节操。



帐中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



[诗名] 虞姬墓 (濠州七绝之一)

[作者] 苏轼,熙宁四年,诗人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通判杭州,路过濠州 (灵璧县古时属濠州),游虞姬墓有感,意与作者的心情有关。

[注释] ●佳人: 指虞姬。●壮士: 不实指,可能指郑荣。●仓黄: 急迫的时候,有时也写作仓皇。●君王:指项羽。●郑君: 即郑荣,项羽的臣子,项羽死,他做了刘邦的俘虏。刘邦命令项羽的旧臣不要避“籍”的名讳,以考察他们对项羽(籍)是否还有主臣观念,独郑荣拒不奉命,说明他始终忠实于项羽,后被逐。这里苏轼把郑荣与虞姬并列为不负项羽的人。题为《虞姬墓》,诗偏重在虞姬,以郑君作陪衬。



虞兮一剑霸图空,原草千年带血红。

子弟八千消灭尽,独留荒冢纪秋风。



[诗名] 虞姬墓

[作者] 项樟,清人。

[注释] ●原草:原野上的草。●八千子弟: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起兵,率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曾所向无敌,直入咸阳。但后来在与刘邦争天下过程中,屡屡失误,最后大败于垓下,八千子弟全部战死。



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

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



[诗名] 田舍即事 十首(选一)

[作者]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宋兴化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理宗时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龙图阁学士。诗擅长近体,言情论事,不落旧套。

[注释] ●看市优:到村市观看演出。市优,演戏的人。优,优人,古代对戏剧艺人的称呼。●纵谈句:言艺人表演的是楚汉相争的故事。鸿沟,古代联通黄河、颍水的水渠,刘邦与项羽在楚汉战争中,曾划鸿沟为界,东面归楚,西面归汉。●不暇:顾不上。●渠:他(他们)。●直是:简直都是。●山河二句:说群众看到项羽丢了江山,并不为之惋惜;但当听到虞姬的悲剧故事,不禁为之悲戚,流下同情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