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江苏省·金山》古诗词赏析大全

关于描写《江苏省·金山》古诗词赏析大全

金山,在江苏镇江市西北,原名氐父山,又名金鳌岭,也叫浮玉山。唐代起通称金山。高60米,原屹立在长江之中,后来由于长江水流变迁,到清朝道光年间金山开始与南岸相接,现在已变成内陆山。山上有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原名泽心寺,唐代起称金山寺。宋真宗天禧年间,因真宗曾梦游金山寺,故赐名龙游寺。清康熙帝南巡时又赐名江天禅寺。庙宇依山势而造,使山与寺合为一体,故而有“金山寺裹山”之称。金山有壮烈的英雄故事,如南宋韩世忠、梁红玉夫妇在此地抵抗金兵,留下梁红玉江船击鼓退金兵的故事;也有迷人的神话传说,如白蛇娘子与法海和尚斗法,水漫金山的故事,如今山上还有法海坐禅的山洞 (法海洞)。登山巅可眺望长江,镇江的山水尽收眼底。



金山





一宿金山顶,超然离世群。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诗名] 题润州金山寺

[作者] 张祜,诗人终生布衣,性爱山水,多游名寺,故多山寺题咏之作,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诗中反映出他寄情山水,超然尘世的情志。

[注释] ●离世群:离开了尘世人群。●僧归二句:意思是,月夜僧人乘船归来,早晨,寺堂边云雾缭绕,好象是龙乘云飞出一样。●朝市:朝廷,做官的场所;市是市场,总之是争名夺利的地方。



吴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曛。

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

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诗名] 金山寺

[作者] 梅尧臣,宋代诗人。庆历元年(1041年) 诗人赴湖州监税任途经金山时作此诗。

[注释] ●吴客:梅尧臣是安徽宣城人,自称吴客。●楚桡句:在夕阳辉照下,诗人将乘舟离去。楚桡,称自己所乘之舟。●山形二句: 山寺四周环江(当时金山为江岛),与陆地不接;遥望金山寺宛若漂浮的仙山,故称“与波分”。●巢鹘二句:说巢中的海鹘安闲地窥探地上的动物;鸥鸟自由地成群飞翔。描写了安定平和的境界。鹘,原诗序有句:“东小峰谓之鹘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岁生雏,羽翮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老僧二句:说寺中老僧在此种仙山琼岛、空明淡泊的环境中修身养性,忘记了岁月,年年月月在石上看着那悠然飘逸的江云;也有人认为此二句是描摹寺僧伫立江岸崖头凝望远去的朋友,表现出寺僧对诗人一片真挚感情,其中“江上云”是比喻乘舟而去的游子。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己,有田不归如江水。



[诗名] 游金山寺 (全诗22句)

[作者] 苏轼,宋代熙宁四年(1071年)受贬谪,赴杭州通判任途经镇江金山时所作。诗中有倦游思乡之情。

[注释] ●我家句:苏轼家乡是四川峨眉山下的眉山县,古时认为长江的上游是岷江,因此诗人称其家在江水源头。●宦游句:说他宦游半生,一直把发源家乡的水送入大海,这里含有倦游之意。●闻道二句: 听说这里江水涨潮时潮头有一丈多高; 现在是冬季了,在江岸还刻有沙痕。●中泠二句:说金山中冷泉南的石盘陀,自古以来就随波涛出没。●试登二句:说登上山顶伫望家乡,可是大江两岸青山隔阻,望也望不见。●江山二句: 说山水如此美好却不回乡,江神都觉得奇怪,说我顽固。●我谢二句:说我谢谢江神的关心,但这是不得已的,如果有数亩薄田足以养家,我再不回去,那就像东去大江一样,含蓄地表达了仕途的艰难和对官场的厌倦。



双塔嵯峨耸碧空,烂银堆里紫金峰。

江流吴楚三千里,山压蓬莱第一宫。

云外楼台迷鸟雀,水边钟鼓振蛟龙。

问僧何处风涛险,郭璞坟前浪打风。



[诗名] 登金山

[作者] 冯子振,字海粟,元代攸州(今湖南攸县)人,号悟悟道人,是元代散曲家、诗人。

[注释] ●双塔:金山有寺,寺原有双塔高耸山上,叫“荐慈塔”、“荐寿塔”,《大唐扬子江心金山龙游禅寺之图》即绘有南北二塔,明初毁于火,明代重建一塔,迄今。●嵯峨: 山势高峻貌。●烂银:指江上白浪。紫金峰:紫金色的山峰,指金山。●江流句: 长江由楚地入吴地,流经数千里。●山压句:蓬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以黄金、白银筑为神仙宫阙。此句是说金山的气势和富丽压倒了蓬莱仙山。●云外句:楼台高耸云天,使鸟雀发迷。●水边句:寺庙的钟鼓声传于水边,使蛟龙振奋。●郭璞: 东晋人,字景纯,博学多才,词赋为东晋之冠,著作亦很多,后为王敦所杀,坟在镇江江边。



万古标形胜,中江一柱尊。

水分天作堑,地坼海为门。

钟磬来波面,蛟龙聚塔根。

蕲王血战处,坠马有惊魂。



[诗名] 金山

[作者]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曾师事顾炎武,清代学者。

[注释] ●中江一柱:指金山竦峙江中,为万古形胜之地。●水分句:长江之水在这里分为两道,留下天堑。●地坼:大地在这里裂开,似乎是海的门户。●蛟龙句:水中蛟龙似乎聚集在宝塔脚下。●蕲王: 南宋名将韩世忠,封为蕲王,曾与金兵血战于此地。●坠马:金兵主帅金兀术在此处被韩世忠战败,丧魂失魄,坠马惊魂就指的是金兀术的狼狈相。



大江东下海门宽,万里奔流激箭湍。

不信山从水底出,却疑身在画中看。

龙窝灯火千株动,蜃气楼台一点寒。

谁道风波不可陟,风浪危处却平安。



[诗名] 金山

[作者] 魏际瑞,原名祥,字慕修,明代江西宁都人,有才名。

[注释] ●激箭湍:江流直下,水势湍急,有如箭飞。●龙窝句:指水上反映各种灯影、光影。●蜃气句:指雾气中幻现的楼阁亭台,因显现在水中,故称“一点寒”。●陟: 渡。



振衣直上江天阁,怀古仍登海岳楼。

三楚风涛杯底合,九江云物坐中收。

石簰落照翻孤影,玉带山门访旧游。

我醉吟诗最高顶,蛟龙惊起暮潮秋。



[诗名] 登金山

[作者] 王士禛

[注释] ●江天阁:即观音阁,在金山顶上,清初改金山寺为江天寺,因名。●海岳楼: 《京江志》:“海岳楼,宋米芾居此,在府城东”。●三楚句:自三楚而来的长江风涛好像汇合于酒席之下。●九江:指长江在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的主流与支流。●石簰:《镇江府志》:“三石山,一名笔架山,东有巧石,虽大水不没,曰石排石,亦曰石簰。”●翻孤影: 山影在落照中翻动在水面上。●玉带山门: 传说当年苏轼游山寺,与寺中主持了元谈禅,了元请苏轼解玉带,呼侍者云: “收此玉带,永镇山门”。



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

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



[诗名] 登金山慈寿塔

[作者] 王安石

[注释] ●慈寿塔:金山寺塔,矗立于金山之巅。南朝及唐宋时有双塔,倒坍后明代建一塔,名慈寿塔,清咸丰年间又坍。今塔为光绪年间重建。塔高七级,每层四面有门。登临塔顶,凭栏远眺,面面有景:东望长江中的焦山和险固的北固山,南望镇江市风光和远处山峦,西望浩浩荡荡的大江激流,北望烟波缥缈的古镇瓜州,令人心旷神怡,作者登塔,遂赋此诗。



翘江卓立乐孤悬,树抱幽岩寺裹山。

沧浪难濯旧岁恨,似闻红玉鼓声酣。



[诗名] 镇江金山

[作者] 王树远

[注释] ●寺裹山: 金山寺巧妙地依山而建,殿宇后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山体与寺庙浑然一体,丹辉碧映,景色壮观,形成 “寺裹山”的独特风貌。宋代以来,就流传着“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的评语。●红玉鼓声酣: 梁红玉是南宋名将韩世忠妻,高宗绍兴年间,韩世忠与金帅兀术在镇江水面大战,梁红玉在船头击鼓助战,士卒受到极大鼓舞,终于以少胜多,大败金军,梁红玉也被封为安国夫人。当年战事即发生在金山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