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姜夔·淡黄柳》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姜夔·淡黄柳》姜 夔

姜 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11)

柳村渔乐图(局部) 【清】樊圻 故宫博物院藏

注释 ①赤阑桥:姜夔《送范仲讷往合肥》诗:“我家曾住赤阑桥。”②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包括现在的江苏等地。③依依:轻柔貌。《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可怜:可爱。④纾:宽解。⑤恻恻:凄冷之感。⑥鹅黄嫩绿:柳叶初生为黄色,然后变绿。⑦岑寂:犹高静也。⑧寒食:清明节前一日或两日。相传晋文公焚林以逼介子推出山,介子推抱木而死。人们同情介子推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于是后世有寒食的节俗。⑨小桥宅:代指合肥恋人的住处。大桥、小桥是东吴的美女。“桥”本来作姓,后来多省作“乔”。⑩“怕梨花”句:意谓害怕好景难驻。唐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梨花落尽成秋苑。”(11)池塘自碧: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鉴赏 宋光宗绍熙初年(1190),姜夔客居合肥,住宅邻近城南赤阑桥。这首词就作于这年寒食节前,为姜夔自度曲,调名取自柳色。词因柳起兴,抒发了惜春情怀,又暗寓了感时伤世的悲哀。

词的上片描写了词人在合肥城中的所见所闻。金人南侵后,江淮一带已属边区,昔日的繁华被荒凉取代,到处是一派凋敝破败的景象。词人开篇即描写了这种萧条冷落的场景。“空城晓角”的悲凉,词人在《扬州慢》里曾写过,“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不仅仅是扬州城一片萧索,合肥的情景和扬州也差不多。词人穿行在空寂的合肥城中,听着凄清的号角飘荡在垂杨巷陌中,内心涌起难言的惆怅。首二句对应词序中的“巷陌凄凉”。

“马上”句点出人物,写了词人骑在马上踽踽独行的情景。单衣披身,在寒意未消的时节,他感觉有点冷。然而气候的寒冷不是令他觉得冷的唯一原因,内心的寂寞清冷才是使他感觉寒气侵人的真正原因。

词人一路行来,看到夹道的柳树有的未脱尽鹅黄的底子,有的则换上了嫩绿的新装,不禁产生了“江南旧相识”的亲切感。以柳为“旧相识”,抒发了作客他乡的寂寞之感。

下片以“正岑寂”三字收束上片,开启下片,词意又转悲凉。清明时分,正是人们携侣伴踏青扫墓的时候,最易触发思乡之情。词人作客他乡,本来就有难言的孤寂情怀,而偏偏又赶上了寒食节。想到自己要一个人度过这大好的春光,心中便泛起浓浓的乡愁,于是才有了下面携酒造访合肥恋人的举动。时常出现在姜夔词中的合肥恋人乃姊妹二人,《解连环》云“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乔”与“桥”通,以古代吴国的美女来比喻这姊妹二人。“小桥宅”即这对姊妹居处,“强携酒”的“强”字透露出无心邀游而勉强为欢的内心世界,这一转,更深刻地表现了客中孤独凄凉的愁情。

“怕梨花”句寓迟暮之悲。唐杜牧《怅诗》有“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句,表达光阴流转、人事全非的感慨,“怕梨花”句同样也是对时间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梨花盛开之时,是多么美好,然而这样的好景却无法驻留,时间带走了青春和生命,只留下无尽的伤感与悲痛。着一“怕”字,道出词人内心的惶恐和不安。

以下三句将花落春尽的意境化作一幅具体的图景,以燕子之口询问春天的踪迹,这样的问题,答案总是无语,没有人知道春天去了哪里,只有生长着青草的池塘默默地倾吐着碧绿的颜色。这幅图景,仿佛电影中的空镜头,跳出了人物的悲欢离合,只剩下一帧画面渐渐地拉远淡出,造成余音袅袅的效果。(常迎春)

集评 清·王闿运:“亦以眼前语妙。”(《湘绮楼选绝妙好词》)

清·郑文焯:“长吉有‘梨花落尽成秋苑’之句,白石正用以入词,而改一‘色’字协韵。当时清真、方回多取贺诗秀句为字面。”(《郑校白石道人歌曲》)

链接《淡黄柳》词牌。《淡黄柳》也是姜夔自度曲,他在序中说,是在合肥南城见依依杨柳生情,因制此曲。双调,六十五字,仄韵。

词的单位名称——阕。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阕”字云:“事已,闭门也。”可见“阕”的本义是指事情做完后关上大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门部》云:“阕,引申为凡事已之称。”则“阕”又引申为指各种事情的终了。于是,“阕”也用于音乐,意为乐曲的终止,如《仪礼·大射》云:“主人答拜,乐阕。”“乐阕”即乐曲演奏终止。由此又引申出指乐曲演奏一遍或一首乐曲为一阕,如《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至宋代,“阕”又被较广泛地用来作为词的单位名称,一首词称一阕。这种用法可以见诸宋代大量的文献记载,如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称其“著乐章百馀阕”,又如苏轼《浣溪沙》词序云“作此阕”、《如梦令》词序云“戏作两阕”,以及其他“因度此阕”“因赋是阕”云云,皆指词而言。宋以后,对于双调词的两片,又有上阕、下阕或前、后阕之称。这样,“阕”又较普遍地被用为词的形体的专门术语了。(据《宋词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