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张炎·踏莎行》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张炎·踏莎行》张 炎

张 炎

郊行值游女以花掷水,余得之,戏作此解。

花引春来,手擎春住。芳心一点谁分付。微歌微笑蓦思量,瞥然抛与东流去。带润偷拈,和香密护。归时自有留连处。不随烟水不随风,不教轻把刘郎误

注释 ①蓦:忽然。②瞥然:极短的时间。③刘郎: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记:刘晨、阮肇入天台上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及还家,子孙已历七世。重寻仙境,已不可复至。此处以刘郎借指作者自身。

仕女图 【清】 蒋莲

鉴赏 在张炎的词集《山中白云词》中,绝大多数的词作都与悲哀有关,与痛苦有关。他一生经历了巨大的变故,身世坎坷,飘零千里。所以词作也多抒发国破家亡之痛。但是这一首《踏莎行》,却洋溢着欢乐与春情,轻灵婉致。这大概是他早年的作品。

词序交代了写词的缘起。“郊行值游女以花掷水”,春日里踏青郊游,是万物复苏、春心萌动的时辰。韦庄的词中写过少女郊游时的芳心暗许:“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将拟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休。”(《思帝乡》)此刻是少年的词人出游,他偷偷望着水边美丽的少女,女孩将花朵抛向流水中,“余得之,戏作此解”。他以活泼敏感的少年心,感受这春风中的爱情初萌。

上阕写游女。不过先从花写起,“花引春来”,起笔轻盈,带来春日花草茂盛的气息。“手擎春住”,将春色渐引至游女之手。娇美的花朵,骀荡的春光,纤纤的玉手,通过“引”“擎”两个动词,三者绾合,于是春意弥漫,花、人、春意融为一片。“来”与“住”正好构成一种呼应,呼唤春来,让春小住。笔力饱满,暗示春心荡漾,女心缱绻。

“芳心一点谁分付”将笔触从鲜花、纤手移至女子内心。她不知道美好的心事要托付给谁?眼前春色正好,手中花朵娇美,情窦初开的少女,懵懵懂懂中期待着值得芳心托付的理想对象。或许有些惘然无知,或许期待原本若有若无,她于是“微歌微笑蓦思量,瞥然抛与东流去”。这两句真美,少女神态,跃然纸上。她轻轻唱起一首歌,脸上是微微的笑意,忽然她又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眨眼之间,她把手中的花朵抛入水中。

笔意轻盈,像蜻蜓轻轻落在小荷的顶端,像胭脂的颜色在宣纸上渲染开来。“蓦”与“瞥然”都是极言时间之短的词语,在很短的时间中,却有“歌”“笑”“思量”“抛”四个动词连用,于轻快灵动中描绘出少女的怀春神态。

“引春来”的花朵被少女抛向水中,也许并无“心事俱随流水”的深意,只是心之所至,偶然为之。然而这花朵却被有心的词人从水中拾起。“带润偷拈”,过片流畅,衔接巧妙。悄悄地,词人将水中湿漉漉的花朵拈起来,“和香密护”,也许他将花朵藏在自己的衣袖里,将花朵的香味好好地保护着。为了“归时自有留连处”,为了回到家里的时候,也还能从花香中回味这水边的相见。“留连”二字,情灵摇荡。并非坦白直陈,也并非泛泛言之,在“偷拈”“密护”的细节中,词人的深婉情意,娓娓道出。歇拍或许为他归家后的遐想:“不随烟水不随风,不教轻把刘郎误。”花的馨香淡远,他打算不让花香被烟水带走,被春风吹散,可是,也不打算让它轻易地拖累了自己的感情。此处以刘郎借指词人自身,表面上是说不愿为这花香、这女子所沉迷留恋,然而通过“偷拈”“密护”“留连”等一系列表示万分爱惜的词语,分明道出词人已为情所困的现实。有词评家评论这一句道:“末是反写法,因为已经情有所牵,所以才怕会终成累误,才有‘不教轻把’之语。用笔极委婉含蓄。如果作洒脱语读,便失尽作者本意了。”(刘斯奋《姜夔张炎词选》)这是非常贴切允当的评语。

词作言语轻灵,细致敏锐,让人想见少年人内心情感的萌动。张炎后半生穷困潦倒,但那时他所见的春天真美。就像苏轼写过的人间春意:“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心事是无羁,情意是自然,所以才有这流丽钟情,情景生动。(黄阿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