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五言诗·终南山》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王维《五言诗·终南山》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王 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原诗今译】

别称太乙的终南山紧靠着京都长安,

它绵亘不断的山脉伸向遥远的海边。

回首望舒卷的白云合拢得浑似锦团,

那迷茫的翠霭青雾近看却踪迹杳然。

天星将广袤的终南山分成若干区域,

众沟壑或晴或阴呈现着不同的脸面。

山中哪里有居住的人家?我要投宿,

隔着喧响的山水,问那打柴的樵汉。

【鉴赏提示】

谈到王维的作品,大家都会想起宋代苏轼在 《东坡题跋》中说的一段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终南山》就体现了他“诗中有画”的特色。在作品中,王维不仅用绘画的方法技巧取景入诗,经营位置,用笔设色,而且作品体现了水墨画的风格意境,全篇诗元气淋漓,神韵飞动,言有尽而意无穷。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首联两句是仰视所见终南远景。作者由山外向山中行来,在极远处看到绵延不断伸向远方的山脉,所以采取提神太虚、整体呈示的方法,把巍峨壮观的终南全景摄入画面。颔联两句是平视所见终南近景。其中“白云回望合”一句是向后看,“青蔼入看无”一句则是向前看。景虽不同,意却一脉,都是说终南山景致缥缈迷茫,恍如仙境一般。颈联“分野”两句是在山上俯视到的远景,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尽收眼底,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尾联两句为下山后附近环境的呈示,即自近山而望远山。

全诗四联八句,每联一个视点,一个角度,“因物赋形,随影换步”,勾画出了终南山的高峻、东西长、南北宽,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全整律动的立体的山。这是用中国画中“散点透视”的方法取景,是一种视点活动的全方位观照。作者在创作前提神太虚,观照全整律动的大自然,并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用散点多方位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情画境。

诗人游览终南山水,感触自然界,必然要看到绚丽缤纷的山光水色。所以在创作时,就不光要注意到透视取景,经营布局,而且要讲究用色着墨。如前所述,首联是远景,距离遥远,诗人又可能是清晨出发,一切都朦胧恍惚,看不清色彩,故作者只勾勒大体的轮廓,没有一开始就对终南山浓抹重涂。颔联是近景,按理说本该精雕细刻,饱蘸酣墨,着力描绘山中缤纷的色彩了,可作者只涂了两笔:白,写茫茫云海,浮游不定,开合聚散,瞬息即变。青,即山岚,亦即“山中原无雨,空翠湿人衣”的“空翠”,湿漉漉,潮乎乎,如纱似雾,亦有亦无。白云与青霭本是两种对比色,但作者不追求对比反差的烘托效果,而是采用国画中的晕染方法,让这两种颜色自然地融到一块,达到空灵缥缈,引人遐想无穷的效果。颈联两句表面上没着色彩,但“阴晴众壑殊”中暗含着色彩的变化。阴睛,分别指山的背光面和向阳面,向阳面明媚鲜艳,背光面幽深暗淡,形成了一个对比。而“众壑”,即千山万壑的向阳面与背光面聚合在一块,浓淡浅深有节奏地变化,整幅画面、整个终南山脉便奏响了一曲气势磅礴的色彩交响乐,令人荡气回肠,拍案叫绝。

此诗前三联写景,分别从远近前后、俯仰回环各个角度描绘,尾联笔锋一转,写自己打算借宿一晚,隔着水向砍柴人询问,问什么呢?作者却戛然而止,不作下文了,这样写看似很突兀,所以有人曾认为这“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 (《唐诗别裁集》卷九引)。但唯其如此,才像一幅画,才留出一块艺术的空白,让读者的想象力去填充,去回答。其妙处全在设一“问”字而不作答,不像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诗亦有情趣,但设问作答,宛若对白,毕竟有些直率。也不像杜牧的《清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问一答,有些直截。而王维“问”了之后,诗中没有写樵夫是否回答,如何回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艺术的悬念和“空筐”,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问题:一、樵夫是忙于砍他的柴禾呢,还是回答了作者提的问题?二、樵夫如何回答?是有口没心地随便答,还是殷勤热心地做答?甚至干脆给作者当向导,引他到住宿处?三、“隔水”是指一条波浪翻腾的深沟大涧,还是狭窄的潺潺小溪?如果是指深沟大涧,那么诗人的“问”该是扯开嗓子大声呼喊;如果仅是一条小溪,诗人的“问”亦当是轻声细语,抱拳施礼,文绉绉地唱个喏?……末尾虽仅五字,却蕴含着这么多的问题,供读者遐想琢磨,不但与通体相配,而且是一种“计白当黑”、“以无为有”的高妙写法。这是典型的绘画风格,也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