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寄杜二拾遗·唐·高适》原文与赏析

唐·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 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 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 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 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 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 愧尔东西南北人。

唐代是一个诗人辈出的时代。不仅诗人多、名家多,而且同一代诗人之间的交谊很深。李白杜甫之间自不必说,在他们自己的诗集中,各有不少诗是反映了这种深厚的感情的。高适和杜甫、李白、岑参等人之间,也是这样。天宝三载(744)春天,高适和李白、杜甫在东京相遇,同游梁宋,相与豪饮畋猎;十月,又同在北海太守李邕家作客。天宝十一载(752),高适又与杜甫、岑参在长安相聚,又与储光羲、薛据共登慈恩寺塔(一名大雁塔),各自写下了瑰丽的诗篇。上元元年(760),高适在彭州当刺史,这时杜甫也住在成都草堂,杜甫曾到彭州去会过高适,共叙别后的友情。这一切,都加深了诗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同情,使他们之间的友谊更执着了。

高适就在和杜甫彭州相会后不久,改任蜀州刺史。《旧唐书》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其实,高适的早年是十分困顿的,一直到五十岁以后,才渐渐地官做大起来。他到蜀州当刺史后,心中十分想念还在穷愁潦倒之中的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人日寄杜二拾遗》的诗,以诗代书,给了杜甫,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人日,古代是指农历正月的初七。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七各有所属,即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隋代薛道衡有《人日思归》诗,大概“人日”那天,是很容易牵动人们对于故人和故乡的思念的。高适到蜀州才几个月,刚刚过完了春节,便自然而然地忆念起故人来,题一首诗寄给在成都草堂之中的杜甫。这是因为相隔两地,他只能在远处同情自己的老朋友的思念故乡。高适的故乡是在河北,杜甫的故乡是河南巩县,现在俩人都在四川,因此,在高适看来,思念故乡之情是两人共同之处。这首二句是叙作诗之由,是说要借题诗寄草堂来排遣自己对故人和故乡的思念。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这两句是用来形容自己的思念的心情的。初春的景色是美丽的,你看那柳枝儿随风飘荡,似乎在故意卖弄自己的鲜明的色泽;梅花儿开满了枝头,在阳光下怒放,招蜂引蝶,惹人喜爱。可是面对这美丽的景色诗人却“不忍见”和“空断肠”,这看来是出人意料之外的,仔细一想,却又是在情理之中的。这绿柳红梅,非但不能增添心头的喜悦,反而牵惹了自己对故人和故乡的怀念。杜甫在成都的浣花溪畔,恐怕也是如此吧!唯其如此,才显出这种心情的深切。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这两句写的是自己对于国事的忧虑。当时,安史之乱尚未结束,战争还在进行,人民还在颠沛流漓,稍有一点正义感的人,对人民的苦难同情的人,怎能不“百忧复千虑”呢?可是自己却身在南蕃,当这蜀州刺史,对于国家大事,无法参与,无力改变国家衰亡的局面,这对于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封建知识分子来说,是十分痛心的事。“百忧”、“千虑”,是极言忧虑之多。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诗人想象的翅膀又回到了眼前,想到了以后,不禁发出了一种迟暮之感。今年的人日还能在这里忆念你,——但也仅仅是忆念罢了,可是明年的人日,我不知又在何处!这种宦游的生活,是由不得自己做主的。年事已高,飘泊不定,使诗人在字里行间流落出一种悲哀的声音。接着诗人便回想到自己漂泊的一生:“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一卧东山”是说自己未仕时,过的是渔樵的隐居生活。晋代谢安曾隐居于东山,后代常用“东山”来表示自己的隐居之处,高适年青时生活十分困顿,他自己也曾说:“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那堪作吏风尘下。”(《封丘作》)而且“一卧东山”就是“三十春”,哪里知道老了以后反而到风尘之下来作官呢!“书剑”在这里是指自己怀有的文武才能。从这里可以看出,“身在南蕃”,当一个对国事“无所预”的蜀州刺史,空有文武才能而老于“风尘”之中,对于这种处境,高适是十分不满意的。可是当他把自己的生活和杜甫一比较,自己却还是一个幸运儿,现实生活给予杜甫的处境却更不公平,所以他最后说:“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龙钟,是形容老态。高适写这首诗时已经五十九岁,再隔四年便与世长逝,所以在这里说:“龙钟”。“忝”是一个谦词,“有愧于”的意思,二千石是指“太守”。“龙钟还忝二千石”是说自己老了,还忝居刺史之位;“愧尔东西南北人”是说比起才能比我高,而生活却漂泊不定的你来,我实在是惭愧得很哪!“东西南北人”,是指四方奔走的人,杜甫这时的生活仍然是四处奔走,虽然在至德二年(757)曾拜左拾遗,可是不久因疏救房琯,得罪了唐肃宗,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又弃官经秦州,至成都,真正是在四方奔走,生活不定。高适和他比起来,实在觉得自己惭愧得很!

这首诗的特点是,将对杜甫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融合在一起。自己“一卧东山三十春”,已经十分不幸了,可是与杜甫对比之下,却又十分惭愧。对于杜甫遭遇的同情,通过这种对比,显得十分真切、感人,而在文字风格上,却又十分淳朴。难怪十余年后,杜甫“开文书帙中”,得这首诗时,“泪洒行间,读终篇末”,他想起高适已死了六、七年,可是老朋友对于自己深厚的感情却使他咏叹不已,挥笔写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首诗,“进泪幽吟事如昨”,这历历往事,一齐在杜甫心头涌现,这便是《人日寄杜二拾遗》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