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李梦阳·船板床》原文赏析

古诗《李梦阳·船板床》原文赏析

船板胡在兹,而我寝其上。情知非江湖,梦寐亦风浪。

李梦阳因代户部尚书韩文起草弹劾刘瑾的疏文,于正德三年夏五月十七至秋八月八日被拘捕入锦衣卫狱(《述征集后记》、《空同集》卷四十七)。在狱中,作有《咏狱杂物》等诗。《咏狱杂物》是一总题,共八首,分别写炭篓盆架、沙锅盆、船板床、砖枕、芦席几、坏墩、麻绳、葛衫帐八物。这组诗对于了解明代监狱情况与李梦阳在狱期间的心态具有一定价值。《船板床》是其中写得较好的一首。

此诗题材小,开掘深,构思巧妙,匪夷所思。诗人捕捉到的是刚从睡梦中醒来那一刻的疑虑、惊异的感受。他突然发现自己已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一种异样的感受不觉涌上心头,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疑问:“船板为什么会在这儿呢?”转而又发现自己竟然还睡在它的上面,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诗意就在这双重疑虑中推进。但诗人的发问,并不是为了寻求具体的答案,而是以无疑设问的语气,表明自己被捕下狱这一事实,并以“船板床”作过渡,进一步写出自己危殆的处境和惶恐不安的心情。故第三句“情知非江湖”,虽然与首句隔句相承,但似答非答,只是强调了这里确是监狱之地,而非江湖之上。在行文上这是回应,也是顿挫。经这一回应与顿挫,船板不在江湖之上而是在无风浪可言的监狱之中这一事实,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从而,末句“梦寐亦风浪”就越发显得奇警峭拔、耸动视听了。末句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亦”字让人想起现实多风浪的另一面,而“风浪”二字直接与“船板”相关,又语带双关,有在生活中受人算计、处处不能尽如人意的意思。“梦寐亦风浪”是诗人入狱睡在船板床上引出的感触,更是他在官场之中受尽磕碰之后的生活体验。诗人在孝宗弘治十四年奉命监三关招商时,因持法严峻,首次受诬下狱;弘治十八年,又因上疏触恼寿宁侯张鹤龄,再次被谗下狱;至这一次被刘瑾投入监狱,已是第三次了。可知他对于生活中,主要是政治斗争中的狂“风”恶“浪”,是有很深的体会的。正是这种深切的体验与狱中罕见的“船板床”这一“杂物”的偶合,使他生出巧思,把诗写得又新颖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