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钱载·葑门口号》原文赏析
灭渡桥回柳映塘,南风吹郭不胜香。湖田半种紫芒稻,麦笠时遮青苎娘。
葑门,苏州城东门,有葑门桥横跨苏州外城河。西邻网师园。灭渡桥,又名觅渡桥,在葑门南,架于苏州外城河与运河上。郭,外城。葑门至灭(觅)渡桥一带,地处苏州外城,多为农田水塘,风从灭 (觅)渡桥吹向葑门,稻香扑鼻,故云“南风吹郭不胜香”。口号,犹口占。用于诗的题目上,表示是信口吟成。钱载《葑门口号》,作于乾隆五年(1740)作者出仕前。原诗三首,此其一。
苏州,自古有“人间天堂”的美称。由于它是一座水乡城市,城内城外,水多,桥多。举目见桥,成为苏州一大特色。白居易在诗中写道: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杜荀鹤写道: “君到姑苏见,人家半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觅 (灭)渡桥巍峨壮观,与姑苏城外寒山寺旁的枫桥、城南大运河旁风格奇特的宝带桥,均名闻中外。这首小诗从“灭 (觅)渡桥”写起,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因为它在葑门一带是一个重要标志,容易使读者联想到姑苏水乡种种。
苏州美景如画,似乎无处不可入诗。前人写苏州的诗名篇甚多,这为诗人造成一定的方便,但也容易变成障碍。写得不好,便容易落套。犹如前人曾以花比喻美女,后人看到美女,便很容易首先想到花,一时难以找出新词。钱载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他既不去写这座古城中的古迹,也不去写这座名城中的名胜,写到灭 (觅)渡桥,只是一笔带过,随即写柳,写塘,写香风,写湖田,写紫芒稻,写装束特殊的苏州农村妇女。这些物象,经过作者的巧妙组合,淡淡描绘,便活画出水乡苏州的天然本色,颇有传神之妙。
作者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很善于用画家的眼光观察事物,又以诗人的手法再现出来。你看他在这首诗中用了多少种色彩: 映塘之柳,是绿的;塘水映天映柳,有绿有蓝; 夏天的稻,是绿的,也许绿中间黄; 紫芒稻,紫穗稻,着一“紫”字,又多了一种色彩; “湖田半种紫芒稻”,那一半呢?也许空在那里,湖田之水倒映着天光云影,或蓝或白;麦笠,是黄的; 麦笠下遮着的妇女,身穿青色苎麻夏布的衣裳。绿、黄、紫、蓝、青,构成了一部和谐的色彩的音乐。对色彩进行过深湛研究的著名艺术家康定斯基(1866-1944)说: “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论艺术的精神绘画·色彩的效果》)钱载显然是在有目的地弹奏着这许多色彩的“琴键”,演奏着他的姑苏心曲。我们听到的是一支充满着柔情的色彩的音乐,就像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高庚(1848-1903)所说的那样: “从简单的色彩,光和影的分布里产生的印象却奏出画面的音乐。在观赏者尚未知道画中所表现事物之先,就立刻被它的色彩的魔术式乐奏所抓住了。这是绘画对于其他艺术的真正的优越性。”(《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39页)
诗中有画,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