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陈玉树·秋晚野望》原文赏析

古诗《陈玉树·秋晚野望》原文赏析

余霞红映暮云边,村北村南少夕烟。远树捧高沧海月,乱鸦点碎夕阳天。野人乞食扃蓬户,渔父施罛入稻田。满地哀鸿听不得,江淮何处是丰年?

陈玉树,人们熟悉他,是因为他在治经学史学方面颇享盛誉。其实陈玉树的诗也写得耐人咀嚼,艺术风格谨严朴素。虽然他是一个守旧的封建文人,但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却常拍案扼腕,不少诗篇含有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情绪,尤其在中法、中日战争中每为诗文必抒感情。还有一些诗篇以自己家乡现实生活状况为题材,间接写出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苦难,如这首《秋晚野望》。

诗题为“秋晚野望”,决定了诗人无外乎写秋天傍晚田野中的所见所感。所以诗人先是描述观景,逐渐过渡到写自己的感受。全诗前三联都围绕“野望”来写,衬上秋晚凄凉的背景环境,为末联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首联“余霞红映墓云边,村北村南少夕烟”,直写秋天傍晚特有的景色: 太阳的余晖依旧映照着天上的云朵,大块浓云边沿镶上一圈闪耀的光环,这是秋天独有的日暮时分的天空景象。在这略染凄惨色彩的背景下,作者的视线由天上移到地下,本来应当与晚霞相交织的袅袅炊烟不见了。诗中“村北村南”是代指村庄各个方位,也就是指整个村庄都没有了炊烟,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思索:本来秋天傍晚,农夫们收割完毕荷锄而归,迎接他们的是农妇们准备饭食的袅袅炊烟。为什么这收获季节没有了人烟了呢?颔联仍按诗意继续写去“远树捧高沧海月,乱鸦点碎夕阳天”。作者遥遥东望: 东海中月亮已悄然升起,在远处众多树木拥簇下渐渐上升,“捧”字点染出众树衬月的壮景;诗人回首西看:夕阳西下的寂静冷清的画面被一群上下翻飞的乌鸦搅破。前两联刻画出秋天傍晚日下月上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写出这收获季节不正常的现实状况:少夕烟,乱鸦翻飞。这两联是诗人“野望”的自然内容,颈联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写“野望”的现实内容: “野人乞食扃蓬户,渔父施罛入稻田。”野人,在这里指没有固定住所的乞食者。他们靠乞讨为生自不为怪,但作者看到他们叩门乞食却一无所获,原来这些简陋破败的房子(蓬户)里的人都家家闭户(扃,关闭)逃难去了。更有甚者,接下来诗人抓住一个典型情节来写:渔父居然带着鱼网(罛,鱼网)到稻田里张网捕鱼。这个细节说明:这本应长满待收割的稻田的田里早已没有人耕种了,天长日久,鱼都把这儿当作栖身之地了。这具有极其强烈的批判揭露意义!

第三联从自然景观与现实所见来刻画灾年惨景,尾联则直接抒写自己所闻所感,显示出诗人对百姓遭难的深切同情和对制造灾难的统治者的谴责之意:“满地哀鸿听不得,江淮何处是丰年。”哀鸿,指哀雁,《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以哀鸿来喻流民。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是逃荒乞食的流民,一片乞讨声使诗人难以心安,不觉愤然责问:江淮大地哪里才有一块丰收之地?

诗人抓住特定时节特定景物来抒写深刻的现实社会生活。诗人笔下秋天的夕阳创造出一个凄惨暗淡的意境,在这个背景下写江淮大地灾年的残破景象,就更具有批判揭露意义。村庄断绝夕阳,乱鸦上下翻飞、野人乞食篷户、渔父施罛稻田,满地流民乞食声,……这种种同秋天这个收获季节格格不入的事物,在读者心中引起强烈震荡,人们不禁为诗人的情绪所左右而首肯他的同情与激愤。这首描写现实社会生活内容非常深刻的诗篇显现出作者忧国忧民的儒生本色。

由于陈玉树以学问名世,故而其诗也写得功底深厚,谨严周详,以学问入诗不显艰涩牵强。如这首诗写诗人家乡盐城附近灾年惨景,所以诗中毫不放笔,紧紧围绕苏北这一地域来写。“沧海”即指东海。水灾为苏北大患,而苏北百姓多在遭灾之年以乞讨为生。所以渔父施罛稻田、满地哀鸿声声就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末句更以“江淮”直接点明。又如诗人写方位,东南西北面面俱到,写村北村南,写月上东天、夕阳西下,丝毫没有勉强之感,非常自然流畅。凡此种种,又都足以证明陈玉树以大学问家而兼诗人的独特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