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王夫之·补落花诗》原文赏析
记得开时事已非,迷香逞艳炫春肥。尽情扑翅欺蝴蝶,塞耳当头叫姊归。桃李畦争分咫尺,松杉云冷避芳菲。留春不稳销尘土,今日空沾客子衣。
王夫之写了《正落花诗》十首之后,又写了《补落花诗》九首,以进一步抒发江山易代之悲。这里所选的一首,借咏落花而寄意,对南明小朝廷的覆亡作了深刻反思,总结了历史的惨痛教训,其间充满着作者对误国君臣的愤慨,表现了对故国的深情思念。
南明,是明亡后其残余力量在南方建立的政权,有福王弘光政权、唐王隆武政权等。这首诗寓意的对象,主要是指福王弘光政权。福王即朱由崧,1644年,明王朝在北京被推翻后,他被阉党余孽马士英、阮大铖等拥立于南京,称弘光帝。他昏庸腐朽,沉迷声色,政权内部党争激烈,朝政完全把持在马、阮等人手中,排斥异己,卖官鬻爵。镇守江北四镇的四个总兵刘泽清、高杰、刘良佐、黄得功在清兵大敌当前之时,又互相争权夺利,彼此仇怨极深,都不以国事为重,只有史可法在扬州孤军奋战。1645年5月24日,清军攻破南京,弘光帝逃至芜湖被俘,南明福王政权很快土崩瓦解。从此,清兵长驱南下,明朝彻底灭亡。南京政权像一朵匆匆开落的 “花”,初放时已显病态,稍经风雨,即飘残零落,不可收拾。诗中针对这段历史,回荡着深沉的慨叹之情。
诗题是咏落花,但起首却从花开写起,遥遥落笔。首句 “记得”二字,是表示对往事的追忆,从时间上把读者从眼前带到了遥远的过去,暗含着一种追溯往事时的如烟如梦、迷离怅惘之情。接着就写 “开时”,这里表面是指花开,而实际是指南明福王政权的建立,但刚刚建立之时就极不正常,露出了明显的败兆,故曰 “事已非”,这也就暗示它的必然很快零落。第一句看来是遥遥着笔,而实际上却在非常委婉地切题,显出作者构思时,深刻的用心。第二句紧接第一句的 “开时事已非”,写出花开情形: “迷香逞艳炫春肥。”其中 “迷”、“逞”、“炫”三字,说明这“花”是为了争春,为了故意卖弄而开,而“香”、“艳”、“肥”三字,更婉曲地表示出,像这样脆弱的花,是经不起风雨的。首联这两句,比喻福王政权建立时朝局已非,君臣昏庸,沉迷声色,以为小朝廷可以偷安。全诗一开始,就极富包容性,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从中领悟到丰富的内涵。在遣词用字上,十分准确、生动,富于弦外之音,耐人咀嚼。
然后,作者接着进一步写花开后亦即福王政权建立后的情形。第二联说,春花在尽情地招引蝴蝶,而对“姊归”的鸣叫,却充耳不闻。其中“蝴蝶”,是比喻那些风流轻薄之徒,如马、阮之辈,他们在朝中勾结邪佞,倾陷好人,为非作歹。“姊归”即子规,传说是古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因又叫杜鹃,这里用来比喻忠贞正直、敢于谏诤之士。这杜鹃就在“花”的头上不停地啼叫,而 “花”却塞耳不听,无动于衷。诗句中表现出作者对福王君臣的极大愤慨,以及对言路堵塞的悲哀,在含而不露中,蕴藏着极为强烈的感情。第三联的意思是,在春天,自恃邀宠的桃李为各自的界限争斗不休(畦,xi,种植时在土地上划分的界限),那看来不合时宜的松杉之树,只好避开它们,到偏僻冷落的地方去生长了。两句比喻小朝廷诸臣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正直之士只好高举远引、洁身而退了。前一句中“咫尺”,表明争斗的短兵相接,其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充满着极其厌恶之情;后一句中“冷”字,既说明了松杉所处的地位,也表示出正直之士看到朝局日非、君臣沉迷不醒的情形,内心的焦虑不安和对于前途的心灰意冷。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曲折的比喻,被表现得清清楚楚,十分深刻。中间这两联,是在第一联之后的自然引申,通过深入的描写,把福王政权内部的黑暗和腐败,彻底揭露出来,并且对误国君臣特别是马、阮之流,进行了鞭挞,表示了深深的义愤。
由于这“花”“开时事已非”,中间又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它的结局自然是很快败落。诗的最后一联,远接第一句,水到渠成,于是写了花的凋零:它在枝头生长不稳,留不住春天,不久就飘落到地上化为尘土,比喻福王政权很快就倾覆了。如今想到这些事情来,使我这个到处飘流的“客子”,忍不住泪下沾衣,悲痛不已。“今日”与“记得”相呼应,经过中间的路转峰回,曲折变化,读者从遥远的过去自然地回到了眼前的现实。眼前的现实是什么呢?不仅福王政权败亡,南明的所有政权,也都走马灯似的一个个先后灭亡了,如今,国破家亡,江山易主,作者自己也难有栖身之地,其中充满着多么悲痛的孤臣血泪!诗歌以其深沉悲痛的感情,激荡回旋,形成了动人心魄的力量,感染着无尽的读者。
这是一篇南明政权特别是福王政权兴衰的绝好总结,抵得上一篇深刻的政论。但它又分明是诗。作者采用寓意于物的艺术手法,通过咏物,写落花,来附丽自己的思想,寄托深刻的政治意义,使得诗意深厚绵长,极其耐读。而作者在写落花这个具体形象时,又不为落花所拘,正如《远志斋词衷》所说:“咏物故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形不如取神。”它不粘不脱,不即不离,取落花之神,在似与不似之间,做到了形、神结合,既咏物又咏史、咏人,寓情于其中,收到了神余言外的良好效果,堪称咏物诗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