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坟贫女·宋·梅尧臣》原文与赏析

宋·梅尧臣

汝坟贫家女, 行哭声凄怆。

自言有老父, 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 县官不敢抗。

督遣无稽留, 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 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 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 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 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 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 生死将奈向?

这首诗与《田家语》同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同是表现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堪称姊妹篇。

汝坟,原是《诗经》里的诗题。本意即汝河岸边。本诗不仅袭用旧题,而且同样以贫女自道的口吻叙写。

起首两句,如同电影艺术的特写镜头,推出一幅凄惨悲凉的画面:汝河岸边一贫家少女,孑然一身,衣衫褴褛,泪涟涟,声凄凄,且行且泣。这一贫家女,何以如此悲戚?接着,作者便改变叙事角度,以贫家女自叙的方式,记述她的不幸遭遇。

贫家女的自叙可分作两个层次。从“自言有老父”到“幸愿相依傍”为第一个层次,写年迈老人被迫入伍的惨状。贫女与老父相依为命,即使按“三丁抽一”的规定,她家亦不在应征之列,然而,郡吏“欲以多媚上”,年迈老人亦在劫难逃,“龙钟去携杖”,形象毕肖地刻划了一位老者,老态龙钟,手拄拐杖,被驱赶上路的情景。“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透过诗句,似乎看到父女分别的惨状,酷吏督遣老父上路,容不得一刻稽留,女儿哭泣着向同行的乡邻恳求着、嘱托着。其情其景,令人动容。

从“适闻闾里归”到末句,是第二个层次,写贫女听到父亡的噩耗,悲痛欲绝的情景。“问讯疑犹强”一句,生动地刻划了贫女彼时彼地的心理状态。她听到邻里有人从戍所归来,急忙前去问讯,她猜想老父或许还在强自撑持,但对自己的猜想又将信将疑。不幸的是,她的猜想为现实所粉碎,老父终于难以支持衰老的身躯,潇潇寒雨中僵死在壤河岸畔。诗人先以猜想作反面铺垫,而结果又在猜想之外,这就加剧了贫女的内心痛苦。随之把全诗的悲剧气氛推向高潮。“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无以”一词迭见,加重了感叹语气,突出渲染了贫女的悲惨处境。最后四句,诗人以其捶胸痛哭、自怨自艾、痛不欲生的外在表现,揭示她内心极度痛苦之状。

诗人以典型反映一般,表现手法十分高明,本诗小序云“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小序反映了历史的真实,诗歌表现的是艺术的真实,而艺术的真实显得更典型,更集中,因此,也就更能反映北宋初年兵役之苦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