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望江南》原文与赏析

《唐代民歌·望江南》原文与赏析

敦煌郡,四面六蕃围。生灵苦屈青天见,数年路隔失朝仪,目断望龙墀。新恩降,草木总光辉。若不远仗天威力,河湟必恐隐戎夷,早晚圣人知。

这是一首感恩朝圣的曲辞。

任半塘在其编著的《敦煌歌辞总编》中说:“此首作者之心理动态在因路隔而失朝才数年而已,瓜沙人心依然东 ‘望’;此次 ‘新恩’ 因间道而获临,举郡欢欣,或认 ‘天威’ 既在,瓜沙暂时尚得羁縻。今后倘再遭疏弃,则河湟西疆势必全陷,用以警惕中朝。”

敦煌郡被六蕃围困,郡中百姓苦守待援,极是艰苦,数年经隔,差不多已失去了朝廷的消息,也失了朝拜圣廷的礼仪,只是在那里痴痴苦等,目断千里,东望长安,盼着龙恩降临。

朝廷的旨意终于降临了,军民欢悦,连郡中草木也放了光辉。这就是这首词所反映的历史事实。

辞中描写了敦煌郡数年艰辛困守的苦处,也道出了“新恩”降后的举郡欢愉之情,同时也对此郡的未来充满忧虑之情。辞意极是恳切,既对圣朝天子感恩戴德,又不是一味歌颂,早晚要“圣人”知晓郡中危殆,但求知晓,不可或忘。着实写出了城中兵士百姓当时喜忧交加的真实情感。

上阙,言敦煌之危殆及城中百姓东望龙庭的焦急心情。用笔简捷,辞意恳切,意韵自然而不生硬唐突,颇有古风。另外,用词结构明白自然,毫不造作。即便是 “目断望龙墀”句因前后意思的衔接,也显得极是情真意切,而绝无 “攀龙附凤”的矫揉造作之嫌。

下阙,笔锋陡转。“新恩降”句与上阙之尾“望龙墀”接,承上启下,使全辞起承转合,虽曲折但不突兀,倒更显得正应如此,自然而就。“草木总光辉”,寥寥数字,便状出举郡皆欢的情景,颇有大家手笔。接下来,却不一味歌功颂德,而是歌谏结合,两层意思连结得天衣无缝,既颂扬了圣朝天威,又呼吁了不可忘了敦煌的危殆,实是 “一句两得”,很是简练自然,着实可称得上敦煌曲辞中的佳构名篇。

纵观全篇,格律工稳,温厚真切,连绵悠远,浑朴无邪,颇见些功力。而之所以没有造作生硬之感,乃在于它的一个“真”字,自是身临其境者有感而抒。就这一点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整个敦煌曲词的最首要的思想上也是艺术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