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广》原文|赏析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经·卫风》

这是一首意蕴丰富的思归诗。

诗人旅居的王国,与他的故乡宋国只隔着一条大河,然而却成了他与故国离绝的难以跨越的天堑。是黄河太宽广了吗?不。诗人以“谁谓河广”的反问句式,强烈地加以否定;是宋国太遥远了吗?不。诗人又以“谁谓宋远”的反诘语势表示不同意。而在诗人的心目中,浊浪浩荡的黄河,不过“一苇杭之”,一条苇筏就能通航,是一条“曾不容刀(舠,小船)”,连条小船都容不下的窄沟;而隔河的宋国则“跂(qi)予望之”,踮起脚尖就能望到,是近得“曾不崇(终)朝”,不用一个早晨就能走到的地方。显然,这是在强烈思归情感作用下,诗人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灵感受。它被抒写出来了,虽然改变了客观景物的原形,却成功地完成了反映生活本质真实的艺术形象的塑造,诗人急切求归的心绪,通过这种变形夸张的描绘,得到了极为鲜明生动的表现。

既然黄河易涉、宋国在望,那又为什么不立即返归呢?诗歌留下了令人悬想的问号:是何种势力的限制,其作用于诗人的影响竟大大超过了滔滔黄河?诗人没说。然而读者透过这些文字,是能够更深地体味到诗人思归不得的焦灼和感情折磨的痛苦的。这也许就是前人所评本诗“笔势空灵,意在言外”(《诗义会通》)的艺术特色了。

本诗的作者,旧说是宋桓公的夫人宋襄公之母。《毛诗序》:“《河广》,宋襄公之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然而此说根据不足,难以遽信。不过,以河北朝歌为都城的卫国,隔河与建都睢阳的宋国相对,则是在鲁闵公二年狄人灭卫,戴公迁曹之前。由此可断定,此诗的写作当在公元前660年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