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
【作者介绍】
夏完淳(1631—1647),乳名端哥,号存古,别号小隐,又号灵首,松江(今上海市)人。父允彝,为江南名士,与陈子龙等共创幾社,完淳并拜子龙为师。顺治二年(1645)夏秋间,与嘉善钱栴之女秦篆草草结婚。同年八月,允彝因松江沦陷投水死。次年春,完淳与陈子龙、钱栴重组义军,上书南明鲁王,鲁王遥授完淳为中书舍人。中书舍人唐初曾称内史舍人,故世称夏内史。
于是参加太湖吴昜的反清义师,为军事参谋。吴易事败,只身亡命。有些书上说他曾流离湘鄂,非事实。顺治四年夏,在故乡被捕,解往南京,乃作《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又有《遗夫人书》,中有云:“不幸至今吾又不得不死,吾死之后,夫人又不得不生。”语极沉痛。
九月间就义,年仅十七。岳父钱栴,亦同时死。至此,父子、翁婿、师生皆先后捐躯。乾隆中,通谥节愍,故其集亦名《夏节愍全集》。建国后,有白坚整理的《夏完淳集笺校》。
他的主要活动,其实只有二三年,即十五从军,十七殉国。仅此二年,足抵千秋,泰山鸿毛,于此分明。他的名文《大哀赋》,仿庾信的《哀江南赋》,作时只有十六岁。单从他的文学成就说,确实说得上是一个神童,却胜于世俗意义上的“神童”多多。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七十五云:“昔终童未闻善赋,汪踦不见能文,方之古人,殆难其匹。”这话说得很中肯。完淳短短一生,其事迹所以广为后人交相称赞,也因他的诗文等著作在。倘论作品的缺点,便是单调而少变化,熟典常语反复见之;次则有壮丽而少苍劲,这当然和他的涉世年龄有关。他总共活了那么一些日子,在历史的长程上已经留下震动山河的跫然足音,他被捕后写的诗歌,也就是用生命来谱写的最雄浑的囚徒之歌了。
细林野哭①
细林山上夜乌啼,细林山下秋草齐。有客扁舟不系缆②,乘风直下松江西③。却忆当年细林客,孟公四海文章伯④。昔日曾来访白云,落叶满山寻不得。始知孟公湖海人⑤,荒台古月水粼粼。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气亲⑥。去岁平陵鼓声死⑦,与公同渡吴江水⑧。今年梦断九峰云⑨,旌旗犹映暮山紫⑩。潇洒秦庭泪已挥,仿佛聊城矢更飞。黄鹄欲举六翮折,茫茫四海将安归。天地跼蹐日月促,气如长虹葬鱼腹。肠断当年国士恩,剪纸招魂为公哭。烈皇乘云御六龙,攀髯控驭先文忠。君臣地下会相见,泪洒阊阖生悲风。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入罗弋。家世堪怜赵氏孤,到今竟作田横客。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若行当来。
①细林,山名,旧名神山,在今上海市青浦县南,松江九峰之一。②“有客”句,夏完淳在松江被逮后,舟行押解南京,故云“不系缆”。③松江,此指吴淞江,古称笠泽。 ④孟公,西汉名士陈遵,字孟公,此处以姓氏切陈子龙。又,陈子龙晚号於陵孟公。文章伯,文坛之雄。⑤湖海人,《三国志o陈登传》:“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未除。” ⑥睥睨,斜视貌,目空一切之意。 ⑦“去岁”句,指前一年吴易在苏州起兵失败事,陈子龙、夏完淳都曾参加。平陵,王莽立孺子婴为帝,自称假皇帝,后故丞相翟方进子东郡太守翟义起兵,事败被杀,翟义门客为作《平陵东》哀歌。见《乐府诗集》卷二八。作者《吴江野哭》亦云:“《平陵》一曲声杳然。” ⑧吴江,指吴淞江。 ⑨九峰,指凤凰山、陆宝山、佘山、细林山等,皆位于松江城之西北。 ⑩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烟光凝而暮山紫。”“潇洒”句,用申包胥入秦乞师,于秦庭依墙哭七日夜典故,以喻联络舟山的明将黄斌卿商请出师配合松江举义事。潇洒,犹言悲壮。“仿佛”句,战国时燕攻齐,齐城几尽降。田单破燕复齐,唯聊城久不下。鲁仲连附书箭上射入城中,晓喻燕将,燕将遂解去。此喻策划清松江提督吴胜兆反正归明事,后因胜兆谋不密,被执,其狱词连子龙,子龙乃亡命。这两句注文据白坚《夏完淳集笺校》。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说天鹅。六翮,健羽。《韩诗外传》六:“夫鸿鹄一举千里,所恃者六翮尔。”“茫茫”句,陈子龙年谱续编:顺治三年,越、闽失守,子龙在武塘僧寺中泫然曰:“茫茫天地,将安之乎?”“天地”二句,指陈子龙投水自杀。跼蹐,形容窘迫,无所容身。《诗经o小雅o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肠断”句,痛悼陈子龙厚遇的恩情。战国初,豫让曾说:“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剪纸”句,杜甫《彭衙行》:“剪纸招我魂。”“烈皇”句,谓崇祯帝辞世而乘龙升天。烈皇,南明福王时谥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为烈皇帝。御六龙,《易经o乾卦》彖辞:“时乘六龙以御天。”攀髯,黄帝乘龙升天,小臣不得上,皆攀持龙髯。控驭,操纵乘骑。先文忠,指夏允彝。南明唐王隆武朝赠允彝谥文忠。先,对已死的尊长之称。阊阖,天门,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罗弋,捕鸟雀的网与弓箭。“家世”句,参见陈子龙《会葬夏瑗公》注⑧。唯陈诗以夏允彝比公孙杵臼,本诗则以陈子龙比程婴。“到今”句,秦末时田横,自立为齐王。汉高祖即位,田横率五百人逃亡入海。高祖招降,他在途中自杀,留居海岛诸门客,闻讯亦自杀。这里以田横比子龙,以客自比。抚膺,抚胸。室、夜台,皆指墓穴。《诗经o唐风o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室。”李白《哭善酿纪叟》:“夜台无晓日。” 行当,将,会。
【说明】 南都沦陷后,陈子龙避居松江,幅巾布袍,往来细林、佘山间,夏完淳曾追随游憩。子龙投水,完淳被逮,押解途中经过细林,回忆前事,悲从中来。诗中不仅痛悼老师,亦怀念亡父,并于师亲之死中,贯串着有志未伸的遗恨,“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作于顺治四年(1647)七月,在南明为桂王永历元年,至同年九月,完淳即就义于南京。
柳亚子《磨剑室诗词集o题陈黄门集次巢南韵》之三云:“伤心野哭吞声日,后死荒江几辈存。愁绝细林山下路,当年宋玉替招魂。”下注:“公弟子夏内史,有《细林野哭》诗。”
宝带桥①
宝带桥边泊,狂歌问酒家。吴江天入水②,震泽晚生霞③。细缆迎风急④,轻帆带雨斜⑤。苍茫不可接,何处拂灵槎?
①宝带桥,在江苏苏州市南,长百丈,跨运河和澹台湖口。下有五十三个拱洞,小船可通行。为著名古代石桥。相传唐刺史王仲舒鬻所束宝带以助工资,故名。宋明清时先后修建。 ②吴江,指吴淞江,太湖之支流。 ③震泽,太湖之古称。薛氏竹枝词:“生憎宝带桥头水,半入吴江半太湖。” ④细,一作“绮”。 ⑤轻,一作“春”。
【说明】 从末二句看,恐也是义师失败后的哀念之作。沈起《东山国语补》:“完淳常私入太湖,受盟而还,经过宝带桥,赋诗见志。时多窥伺,避祸,以舟为家。”
春兴八首同钱大作①(选一首)
上苑东风试早莺②,故宫依旧百花明③。江帆入镜移瓜步④,胡马如云走石城⑤。金鼓平陵怜翟义,旌旗沧海葬田横⑥。伤心中夜看牛斗⑦,醉把吴钩万里行⑧。
①钱大,作者内兄钱熙,字漱广,嘉善人。 ②上苑,帝王玩赏的园林。 ③故宫,指南京的明宫。这两句都是想象之词。 ④瓜步,镇名,在江苏六合县东南,南临大江。步,水际。 ⑤“胡马”句,指清兵已占领南京。石城,石头城的省称,指今江苏南京市。 ⑥“金鼓”二句,句中翟义、田横之注皆见《细林夜哭》。作者诗集中对这两个典故,屡屡用之。作者另有《寒食杂作同钱二不识赋》七律,汪辟疆评第四首云:“《哀郢》、亡秦累用,亦视作者身世遭际何如,否则,习见语亦可厌。”甚是。 ⑦牛斗,牛宿和斗宿二星。庾信《思旧铭》:“剑没丰城,气存牛斗。” ⑧吴钩,相传吴王阖闾曾命人作钩,似剑而曲,后遂作利剑的代称。
【说明】 作于顺治四年(1647),南明唐王隆武二年。白坚《夏完淳集笺校》评云:“杜甫《秋兴》八首为伤时爱国名篇,后世效之者甚多。完淳《春兴》之作乃学杜而有所变化者。全诗情文兼至,沈郁苍凉中显昂扬振奋,堪推完淳抒情励志之佳构。”其第六首有云:“蜀道尽悲诸葛死,汉家犹望少卿悲。五湖义士莲花剑,七郡良家柳叶衣。”第一句指史可法已死,第二句指仕清之李雯辈,下二句则寄期望于闽粤抗清部队,实际上这时大势已去。
寄荆隐女兄①
书剑天涯转自亲,孤帆漂泊迥伤神。自怜愁立寒塘路,独恨行吟泽畔身②。黄土十年悲故友③,青山八月痛孤臣④。当年结客同心者,满眼悠悠行路人⑤。
①荆隐,作者之姊淑吉,字美南,号荆隐,嫁嘉定侯玄洵。女兄,姊姊。 ②“独恨”句,屈原《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这里作者以屈原自拟。 ③“黄土”句,此诗作于顺治三年(1646),即南明唐王隆武二年,侯玄洵卒于崇祯十一年(1638),首尾为十年。 ④“青山”句,作者父允彝于顺治二年九月自沉,此诗当为次年夏季作。⑤“满眼”句,谓昔日的同心者至今都交情漠然,视同陌路。张谓《题长安主人壁》:“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说明】 夏淑吉与夏完淳为异母姊弟,但感情很融洽,而嘉定侯氏,在明末又是很有名的。淑吉的公公侯岐曾,因匿藏陈子龙,为清兵所逼,自缢死,淑吉曾去收尸。
淑吉早年守寡,后削发为尼,卒于康熙元年(1662)。她亦能诗,其《先考功忌日三首》云:
轻生一诀答君恩,伯道无儿总莫论。不忍回肠思昨岁,《楞严》朗诵一招魂。(按,夏完淳死后,允彝即绝嗣。)
翻疑爱重谪人天,子女缘微各可怜。拜慰九京无一语,花香解脱已经年。
望系安危一代尊,天涯多士昔盈门。丘山零落无人过,夜月乌啼自断魂。
绝 句
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还①。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②。
①“千顷”句,《吴越春秋》卷三:伍子胥奔吴,至江,潜身苇中,渔父持麦饭等来,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如此再三,子胥乃出。后亦以芦中人比喻亡命报仇者。作者《咏史杂成口号》之一亦云:“亡楚奇功一旦收,芦中人去水悠悠。昭关烟草荒茫外,千古何人解报仇。” ②洞庭山,在江苏省太湖中,有东西二山。
【说明】 共四首,此为第二首。第三首有“相国风流尽可师,讲坛景色似当时”语,第四首有“大涤山头起暮烟,武夷人去草萋萋”语,并注云:“黄讲学大涤山。”则此诗为怀念黄道周而作。大涤山在浙江杭州西南。
黄道周,字幼平,号石斋,福建漳浦人。南都亡,与郑芝龙等在福建拥立唐王,拜武英殿大学士(首辅)。后被清兵所俘,解至南京,不屈死。时为顺治三年(1646)。
夏完淳父亲允彝及陈子龙中进士时,黄道周为房考官,允彝、子龙对这位恩师极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