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诗歌《湘灵歌》原文与赏析

鲁迅诗歌《湘灵歌①》原文与赏析



昔闻湘水碧如染,

今闻湘水胭脂痕②。

湘灵妆成照湘水,

皎如皓月窥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③,

芳荃零落无余春④。

鼓完瑶瑟人不闻⑤,

太平成象盈秋门⑥。



【注释】

①本诗是书赠日本友人片山松元的。手稿题字云:“辛未仲春偶作,奉应松元先生雅嘱。”片山松元当时为上海日本女子学校教师。湘灵:指湘水女神。《楚辞·远游》: “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舜妃)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也有人认为指舜的二妃。

②胭脂痕: 指血迹。

③高丘寂寞: 即高丘无女。屈原《离骚》:“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高丘:楚国山名。女:这里指贤臣。高丘无女,言伤楚国无贤臣。竦中夜:中夜不寐,竦立沉思。

④芳荃零落: 芳荃零落凋敝。芳荃: 香草。屈原 《离骚》:“荃不揆余之衷情兮。”王逸注:“荃,香草,以喻君也。”这里喻有贤德的人。无余春:没有一点春天的气息。

⑤ “鼓完”句,用唐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意。“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⑥“太平”句,讽刺国民党装点太平。《通鉴·唐纪》六十,大和六年(公元832):唐文宗问宰相牛僧孺:“天下何时当太平?”牛僧回答:“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象,易象,占兆。《史记·龟策列传》:“卜而兆有口象。”秋门,京都城门。李贺《自昌谷到洛后门》: “苍岑竦秋门”。曾益注: “洛阳有宜秋门、千秋门。”这里代指南京。



【析】 这首诗发表于1931年8月10日上海出版的《文艺新闻》第22号上,标题为《鲁迅氏的悲愤——以旧诗寄怀》。同时加了编者按语:“闻寓沪日人,时有向鲁迅求讨墨迹以作纪念者,氏因情难却,多写现成诗句酬之以了事。兹从日人方面,寻得氏所作三首如下;并闻此系用于长沙事件后及闻柔石等死耗时,故语多悲愤云。”按语表明了这首诗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创作时的心态。长沙事件是国民党反动派在湖南长沙疯狂屠杀革命力量的流血事件。1930年7月底,红三军团攻打长沙,因力量对比悬殊,不久便被迫撤出。国民党反动派把来不及撤退的我地方武装万余人围在城内,进行了极其残酷的血腥屠杀,革命烈士的鲜血洒遍了长沙城。另外,1931年1月17日,柔石等五位 “左联”作家和其他革命者共23人被捕,旋被秘密杀害。这些屠杀革命者的流血事件激起了作者极大的悲愤。《湘灵歌》正是作者怀着无限悲愤的心情写下的控诉篇章。

这是一首七律。开头两句写湘水今昔之对比:原来的湘水是那么碧绿清澄,但如今的湘水已被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如刚抹过胭脂一样。“胭脂痕”,典出《六朝遗事》:“景阳井石栏上多题字,旧传云:栏有石脉,以帛拭之,作胭脂痕。”用胭脂代鲜血是古已有之,后面加一“痕”字,摹写血迹斑斑之惨状。这两句突出了长沙反革命屠杀的惨象,通过“今”与“昔”、“红”与“绿”的强烈对比,寄托了作者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更是抒发了对反动派血腥罪行的无比激愤之情。

颔联“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说湘灵严妆打扮之后,如皎月一般的皓洁美丽。她以湘水为镜,俯窥碧波,却发现澄碧的江水已被血迹染红,似波动着的红霞。她那皎美的容貌隐现在红霞之中。作者以此壮美的传说,映衬人间残酷的现实,那湘夫人不是也成了反动派屠杀革命人民的历史见证了吗?

颈联“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指国民党白色恐怖下的国土上充斥着夜半逼人的寒气,芳草凋萎,春光绝迹。

尾联“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当女神湘灵探明真象后,也禁不住胸中的悲情。鼓瑟放歌,为死难烈士哀悼,悲叹人间不平。但是,在那铁桶似的禁锢之下,人们却无法听到女神的悲歌,而满眼所见的,却是充溢国民党首都南京粉饰太平的假象。

综观全,《湘灵歌》是一首揭露、控诉国民党反动派屠杀革命人民的血腥罪行,讽刺、嘲弄反动政府粉饰太平的激情之歌,它体现了鲁迅一贯的强烈的战斗精神。

对于诗意的理解,也有分歧。也有人认为诗的前两句是“用湘灵指革命根据地革命人民的美好纯洁。”“皓月”“彤云”似乎象征革命根据地又纯洁又红霞般美丽。由于湘灵女神本来就是人们心目中美好的形象,而此诗中出现的湘灵,更是浓妆之后以“皎如皓月”之躯俯身窥影的优美动态,和窥见的湘水,又仿佛如红霞般美丽,故有此说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全诗意境看,“湘灵”是指我国也有尧舜之治的光辉历史,以与今之“竦中夜”,“无余春”即黑暗现实相对照; “彤云”般地湘江水也只是血迹斑斑的“胭脂痕”的幻觉;特别是末句“太平成象盈秋门”的反语,更证明此诗是抒愤懑之作,故笔者未从此说。